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在接到省农业厅安排的调研任务之前,油菜创新团队已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长江上游育种岗位、三大综合试验站(成都、绵阳、南充)紧密结合,完成了对我省三州(32县)、秦巴山区(15县)、乌蒙山区(13县)贫困县的实地调研、委托调研和电话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农业主管部门、油菜推广部门、油菜种植协会、油脂加工企业、油菜种植合作社和油菜种植大户等6大类技术用户,形成了一系列油菜产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形势调研报告,提交农业部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简讯报道见创新团队网络平台)
在此基础上,2016年1月28-
其中,有代表性的调研活动举例如下:
2月2-4日,蒲晓斌、刘勇、崔成、陈红琳组团赴4市5县,在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科教部门、农技推广部门陪同下,重点实地调研了大竹县人和乡栏岭村、渠县土溪镇先锋村、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及永定镇窑湾村、苍溪县陵江镇新建村、井研县研经镇王家沟村等省定贫困村,走访贫困户、种植大户、村(社)干部100余人次,赠送油菜栽培实用技术、油菜病害防治技术书籍150余部,分发油菜产业技术资料、技术明白纸、技术彩图300余份,给特困户赠送省农科院作物所研发的富硒大米32袋、德阳油菜专家大院研发的优质食用油30桶。
1月31-
1月23-28日,王继胜及团队成员分赴我省藏区油菜产区(康定市、稻城县、道孚县、马尔康市、小金县、若尔盖县、壤塘县),积极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分别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座谈调查,重点对四川藏区油菜产业布局、油菜产业发展中主要问题、需要研发的技术需求等问题进行详细座谈。针对四川藏区油菜产业布局情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油菜产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合理建议。
2015年12月25-31日、2016年1月24-27日,田露申及团队成员先后赴岳池县、营山县、开江县、平昌县和恩阳区,在县乡农技人员的陪同下开展油菜生产现状调查,共对5个县15个行政村112农户进行定点跟踪调查;先后赴我省川东北区域不同油菜主产区(岳池县、营山县、仪陇县、开江县、万源市、宣汉县、恩阳区、平昌县和通江县),积极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分别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6大类技术用户开展一对一座谈调查,重点对该区域油菜产业布局、油菜产业发展中主要问题、需要研发的技术需求等问题进行详细座谈,通过调查共获得了9个油菜主产县109份具体用户样本数据。
通过此次对我省贫困县开展的大面积实地调研和油菜产业技术服务活动,发现几大共性问题,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是致贫原因:因病(因残)、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水源极度匮乏、除农业生产外无任何经济来源;
二是急需扶贫措施:改造道路、改造蓄水设施和解决饮水问题、田土整治、养老和病残救助、针对当地的特色产业扶持,如果仅仅物质和现金扶持,往往会导致“等、靠、要”懒汉思想蔓延;
三是农业生产现状:种田积极性不高、留守的老弱病残者丧失劳动力、青壮年盲目外出打工、油菜种植仅仅基于自身食用需求和相对费工较少;
四、油菜产业技术需求:品种急需更新和统一、种植习惯急需转变、施肥措施急需转变、急需增产增收后的出路、急需提高种植效益;
五、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急需深入人心,如果贫困村的贫困户都已失去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将是我们最大的社会危机。如何有效吸引青壮年劳力返乡务农是一个重大社会课题。
(四川油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蒲晓斌 供稿)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