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合水社区举办食用菌林下栽培现场观摩及培训会。双流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相关领导、双流区各镇街相关领导及涉农企业代表、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种养殖业经营主体、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为积极推进双流区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以双流区优优外婆果蔬家庭农场食用菌林下栽培示范基地为载体,围绕特色食用菌林下栽培,深入开展产品创新及成果示范推广。在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昕竺及其团队的指导下,示范户采取错位发展思路,摒弃了大众化的菌菇品种,结合家庭农场的产业特色,利用废弃苗木枝条作培养料栽培食用菌。
在观摩会上,李昕竺对示范基地的栽培模式和种植经验进行了分享与讲解,并表示,今年示范基地选择竹荪和灵芝打造“采摘体验+研学+餐饮”的多元发展模式,未来会逐步打造四季菌菇链,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观摩会结束后,双流区科技特派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熊维全做了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培训会。
从废弃枝条到高值菌菇,从单一农业到多元体验,双流区的林下经济实践,不仅破解了土地资源瓶颈,更探索出"农业+技术+旅游"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这片林下的"隐形财富",正逐渐成为当地人增收的"引擎"。双流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陈平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接下来将以该示范基地为试验点,优化品种和技术,逐步向全区推广。

食用菌林下栽培及菌渣资源化岗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李昕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