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长宁县肉牛发展节本增效,2025年11月5日至6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团队、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农区肉牛产业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岗位团队赖松家教授、王杰副教授、申娜研究生和徐御林研究生,协同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申洪兵研究员、吕红兴高级畜牧师,共赴长宁县肉牛养殖技术服务与培训,精准破解当地产业发展痛点,为县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团队一行首先在长宁县长宁镇龙门村九牛养殖场会议室举行了“肉牛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培训会。王杰副首先培训了肉牛高效育肥关键技术,围绕肉牛不同品种的生长规律、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科学配制以及常见育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主要强调了酒糟喂牛要防止瘤胃酸中毒的关键技术,在饲养过程中的节约成本的注意事项,如采用低蛋白饲粮就要注意必须氨基酸要平衡问题。紧接着赖松家聚焦引进牛运输应激预防要点,系统宣讲如何选择架子牛、运输过程、以及运输后配套饲养管理方案,指出选择架子牛是关键,尤其是架子的运输前的免疫处理,引进后的牛特别要注意胸膜炎等疾病。
培训结束后,专家团队在长宁县畜牧水产发展中心郭春杰站长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长宁县小兵家庭农场、宜宾植酵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宁县鑫旺家庭农场开展实地调研。赖松家结合长宁地域特点,针对性破解青贮饲料制作技术难点,规范本地酒糟(低能量、高蛋白、高酸度特性)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标准;王杰推介肉牛智能项圈在科学保种、提升繁育效率中的作用,详解微生物技术对肉牛生产的赋能价值;团队还围绕牛舍通风优化、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实操细节,现场给出整改建议。
此次技术服务通过“集中培训+实地指导”模式,精准解决了养殖户在饲料配制、疫病防控、副产物利用等方面的多项实际难题。据悉,后续双方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定期回访、线上答疑、发放技术手册、智能项圈、舔砖等方式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助力长宁县实现“养殖增效、生态向好”的产业发展目标。


2025-11-10

2025年10月29-31日,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彝区肉牛产业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岗位专家、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兽医所所长、正高级兽医师张涛与团队成员凉山州兽医所副所长、正高级畜牧师王强、高级畜牧师陈鲁喜、兽医师王敏,会同凉山州畜牧草业与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鲁勇等在凉山州开展肉牛产业调研和技术指导工作。
团队在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工作示范基地县昭觉县三岔河镇米洛村,对“安格斯×凉山牛”杂交改良示范户的4头杂交后代牛开展生长发育测定工作。团队通过长期坚持的引入安格斯牛冻精改良凉山牛工作,目前有3户养殖户共获得6头“安凉”杂交牛后代,已销售2头12月龄左右的育成公牛,收益理想。据团队近1年的杂交犊牛生长发育跟踪测定表明,相较凉山牛同月龄牛只,“安凉”杂交牛表现了良好生长性能和适应性,深受当地肉牛养殖户的喜爱,接受了安格斯牛改良凉山牛的观念。团队还对示范户的3头成年杂交母牛进行了妊娠检查,告知养殖户大概的预产期;对另一户肉牛养殖户2头产后长期未发情的牛只也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并提供了治疗药品;对2头严重感染蜱虫的牛只进行了药物治疗注射和采样,告知养殖户要注意圈舍的卫生和杀虫工作。
此外,团队与凉山州畜牧草业与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对昭觉、美姑、布拖3个彝区县肉牛肉羊产业进行调研,走访肉牛肉羊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与当地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了解当地肉牛肉羊养殖的优势区域、存出栏数量、生产经营模式、牛羊肉加工、金融保障、政策支持等情况,旨在为下一步凉山州草食畜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撑。
通过此次技术服务指导,解决了肉牛养殖户的具体生产问题,提高了养殖户对肉牛改良的认知,为昭觉县肉牛改良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示范基地县肉牛改良进程。通过团队的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了彝区各县的肉牛产业发展状况,为今后团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025-11-04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