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
通知公告

创新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Remittance table

资讯

News center
    • 2018-09-18

      道地中药材资源收集利用研究与推广岗位成功承办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现场评审会

      2月9日至10日,万源市申请认定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现场评审会在万源市举行。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处组织专家对万源市申报“天麻之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审。四川省道地中药材资源收集利用研究与推广创新团队作为本次现场会唯一科研支撑团队,成功承办了此次现场评审会。

      与会期间,专家组一行前往官渡镇杜家沟村华胜农业天麻种植基地、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永宁镇锅团员村四川林晟农业有限公司考察天麻育种、检测、“两菌”培育、加工等情况,相关负责人汇报了万源市申请认定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申报资料并介绍了天麻产业发展情况。随后,专家评审组审阅评审资料,并与参会代表现场提问、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万源是天麻的优势道地产区,种植技术成熟,产量高、质量好,已成为万源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万源要进一步加强天麻产业的顶层设计,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万源天麻的影响力。评审通过后,“深山珍品”将有“国家名片”加持,达州天麻农特产品必将“誉满巴蜀、畅销全国”。此次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现场评审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道地中药材资源收集利用研究与推广创新团队在天麻科技攻关工作方面的实力和成果,也为全省在天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达州,是造化的偏爱之地。这里,秦巴腹地、千峰叠翠,森林覆盖率45.58%,造就“秦巴药库”生态传奇;这里,气候湿润,排水良好,植被丰富,为天麻生长适宜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已将天麻作为达州市道地中药材大品种培育。道地中药材资源收集利用研究与推广创新团队紧紧围绕党政关注,群众所盼,产业所需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天麻产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近年来,已建立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4个,承担省市科技项目3项,选育天麻新品种3个,授权专利5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发布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发表论文4篇,为万源市奋力争创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依托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平台等平台,持续加强天麻科技攻关,突破产业瓶颈问题,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天麻全产业链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为达州中医药强市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QQ20250213-161321.png

      QQ20250213-161341.png

    • 2018-09-18

      道地花果类岗位专家参加2023年中医药领域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启动培训会

      2023年5月23日,道地花果类岗位专家夏燕莉及其团队成员前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作为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枳壳》以及《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乌梅》负责人,参加2023年中医药领域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启动培训会,一同参会的还有标准化培训专家及标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其他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会上,标准化培训专家及标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对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进度目标要求、工作执行进度及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进行培训。

      作为两个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枳壳》和《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乌梅》负责人,夏燕莉深知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将在深度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之下稳步推动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


    • 2018-09-18

      高温干旱环境下川芎苓子栽种生产应急预案

      自七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四川全省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农作物受旱面积累计近28.79万公顷,粮食稳产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给秋种带来极大挑战。八月正是川芎苓种的栽种时节,高温干旱导致川芎苓子栽种困难、出苗不齐、幼苗枯萎等情况,从而影响川芎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造成产量急剧下降,药材品质不佳,药农收入大幅减少甚至亏本。因此,做好川芎高温抗旱应急管理,对川芎的保质增产、节本增效至关重要,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根据我省各地实际干旱情况,应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早准备、长打算、细安排,落实落细抗旱防御工作,为川芎灌溉用水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要做好灌溉沟渠的维修养护工作。为保证沟渠输水顺畅,确保川芎灌溉用水,应加强沟渠水系的清淤疏浚,及时清理杂草、淤泥和石块,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率。

      二是要充分发挥提灌站的抗旱保灌作用。为增加提水灌溉的能力,提高提灌站的工作效率,为川芎灌溉保驾护航,应及早提水蓄塘,加强提灌站运行、管理、维护,特别是对水泵、进出水管的管护;应做好清淤工作,维护好进水拦污栅、引水渠、进、出水池等配套设施。

      三是要广泛开辟抗旱水源。应做好江、河、湖、库、井等水资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多水源的综合保障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努力保障川芎灌溉用水需求。

      四是要发挥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及设施设备的功用。为保障川芎灌溉更加科学合理,应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及设备的示范推广应用,通过自动监测土壤温湿度,实现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满足川芎适时、适量的用水需求,实现节水、节肥、节能及节本增效。


      道地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岗位 蒋辉霞


服务中心

Servers center

留言内容

Messages
*为必填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