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16年第14期
(总第135期)
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 二0一六年八月一日
推进我省柑橘产业稳定发展的五点建议
近年来,我省柑橘产业快速发展,已经表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优质化生产的显著产业特点,柑橘大省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柑橘产业已成为全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同时,我省柑橘产业进入新发展时期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深入分析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潜在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对推动我省柑橘产业持续良性发展和助农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省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供过于求和同质化竞争全面加剧 近年来,我省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各地基地面积快速扩张,投产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柑橘投产面积202万亩,产量277万吨,到2013年,柑橘投产面积已达265万亩,产量375万吨,投产增长率为31%,产量增长率达35%。反观柑橘市场的消费需求增长却相对缓慢,从全省水果消费量来看,消费增长率仅为0.2%。据此判断,如果没有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我省柑橘产业将难以避免进入供大于求的供需失衡状态。同时,我省柑橘品种过于集中,同质化现象严重。调查显示,我省柑橘品种主要集中于宽皮橘和甜橙等晚熟品种,二者产量占全省柑橘总产量的77%,因产品成熟期大致相同,无法形成错位竞争,往往导致销售期集中上市而供给过剩,市场卖难的销售困境,致使柑橘价格优势丧失,橘农利益受损。
2.产销脱节矛盾趋于尖锐 我省在柑橘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由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产地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从而柑橘产地销售主要依赖中间商,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在物流体系建设上,缺乏专业化、规模化的流通、贮藏、加工等产业链后端建设,致使传统的小农供应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我省柑橘产业发展中产销脱节矛盾已全面凸显,不仅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极其薄弱,而且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环节发展也严重滞后,导致产地销售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差距较大,柑橘生产者利益往往被边缘化,柑橘产业综合经济效益难以有效提升。
3.产业支持政策失衡突出 我省柑橘产业发展中的支持政策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生产基地轻流通加工,各级政府在扶持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大都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环节,对生产基地建设高度关注,但缺乏对产业链的整体扶持,对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流通环节政策激励不强。二是重龙头企业,轻专业大户。各地支持柑橘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规模偏好倾向,对龙头企业大规模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等支持政策较多,而对更稳定和更具规模理性的适度规模种植大户的政策支持则明显不足,二者之间支持政策的严重失衡,对我省柑橘产业发展中全产业链的均衡打造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都极为不利。
4.市场预警和风险机制缺失 在柑橘产业供大于求压力不断加剧,需求因素已上升为主导因素的背景下,依托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进行市场预警指导,有效引导和调控柑橘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就现实看,我省整体市场预警系统严重缺失,市县政府提供的产业信息仅能提供局部市场的供销情况,省级柑橘产销市场信息严重不足,从全省柑橘生产情况看,橘农难以准确得到何时扩大种植面积、怎样调整品种结构、如何选择销售方式等关键性信息,盲目从众的情况十分普遍。种植的随机性和价格的波动性使得柑橘生产总体上缺乏稳定性,产业发展的起伏和波动致使农户从事柑橘生产的经济效益难以保障,缺乏稳定持续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我省柑橘生产的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建立,既缺乏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也没有商业保险的进入,更没有相应的价格应急机制,风险防范体系的整体滞后构成了我省柑橘生产进一步发展提升的严重制约。
5.缺乏集体行动能力 就全省范围而言,尽管各主产区陆续建立了一些柑橘合作社,在保护橘农利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一方面现有柑橘合作社数量不足,覆盖面比较有限。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柑橘合作社有其名而无其实,并不能真正发挥合作互助的功能作用。再加上现有柑橘合作社普遍小、散、弱,在没有相对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条件下,合作社之间往往缺乏集体行动能力,在出现供过于求矛盾时往往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相互杀价,最终导致橘农的总体利益遭受损失。同时,我省尚没有柑橘行业协会,缺乏行业内部内生性的产销协调,这就使得各种柑橘生产和营销主体难以形成合力,不能通过相互合作的集体行动有效缓解盲目扩大生产、产品结构趋同、销售渠道狭窄和产销严重脱节等突出矛盾。
二、推进我省柑橘产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中长期规划约束 我省应着力强化中长期规划的空间布局约束,有效抑制非适宜区柑橘产业基地的无序扩张,重点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突出比较优势。要加大熟期调整力度,从而形成错位供给,显著提升我省柑橘产业市场竞争力。
2.调整政策支持重心 重点是从单一的基地扩张扶持转向更加重视对产后流通和加工环节的支持,要切实提高对柑橘产业加工、储藏、营销等后向产业链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扭转我省柑橘生产全产业链失衡的现状。
3.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品牌 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全省角度在不同柑橘主产区之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凝结共识,合作互信,致力于打造整体公共品牌,提高我省柑橘产业知名度,共同解决柑橘生产销售存在的瓶颈性问题。与之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品种着力打造各主产区的个性品牌,力求统一公共品牌下形成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建立市场预警机制 首先,柑橘主产区要及时收集国内有关柑橘的产业政策、生产、加工、保鲜、市场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柑橘产品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生产者和经营者者提供决策参考,达到调控柑橘产品市场的目的。其次,要多层次建立产销预警系统,建立柑橘产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及时提供预警性行情信息,导向产销活动,防范市场风险。
5.构建危机处置机制 面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或市场的不可控风险,关键是要及时构建完善的危机处置机制。首先,应设立应急保险资金,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的保障体系,避免“果贱伤农”现象出现。其次,应制定柑橘产业危机处置办法,建立价格应急机制,一旦市场价低于设定保护价,政府应启动应急资金给予橘农一定补贴,切实保障橘农利益。此外,如果市场出现交易饱和,柑橘产品出现较大规模卖难现象,政府应以提供补贴方式及时引导物流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果品,扼制价格过度下滑。
四川水果创新团队 郭晓鸣
电 话: (028)84504190 邮 编: 610066
地 址: 成都市净居寺路20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内)
电子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 址: www.scnycxtd.com / www.四川农业创新团队.com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