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一、基本县情
1、位置: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安宁河源头,介于东经101°38′至102°10′,北纬28°05′至29°02′,东邻越西、喜德县,南接西昌市、盐源县,西连木里县和甘孜州的九龙县,北与雅安地区的石棉县接壤。县内公路纵横,108国道、成昆铁路、G5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县城北距省会成都470公里,南距州府西昌(机场)80公里,幅员面积4423平方公里。
2、区划:全县辖38个乡(镇),即城厢、回龙、石龙、复兴、宏模、后山、泸沽、河边、漫水湾、沙坝、泽远、里庄、锦屏、大桥和彝海15个镇和惠安、回坪、哈哈、森荣、林里、河里、先锋、铁厂、麦地、联合、腊窝、金林、棉沙、马头、青纳、南河、窝堡、和爱、新兴、健美、拖乌、曹古、冶勒23个乡。下设224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1202个居民小组。
3、人口:2016年末,全县共9.22万户,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6%。
4、耕地: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8.95万亩,其中水田18.3万亩,旱地30.65万亩。
5、地形地貌:冕宁县地处横断山区东部边缘与川西丘陵的过度地带,地形北高南低,云贵高原地带,有北部高山湖盆区、东南部中山宽谷区和西部高山峡谷区。境内最高海拔5299米,最低海拔1300米。
6、气候:冕宁处于较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高原气候特点。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春多南北大风,低温霜冻频繁,春秋多冰雹,春旱突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雨季主要集中于每年5一10月,冬春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1105毫米,日照2079小时,全年无霜期237天,年平均气温14℃, 立体气候明显。
7、资源:冕宁县主要有光热、矿产、水能和旅游“四大资源”矿产丰富。有全国储量第二的大型稀土矿,享誉西南三省的富铁矿、滑石矿等矿藏。
二、农业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
冕宁县主要粮油作物有玉米、水稻、大麦、小麦、马铃薯、荞麦、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樱桃、桃、梨、葡萄、食用菌等。现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和市场销售价格情况汇报如下:
水稻: 2016年冕宁县水稻播种面积为14.3万亩,总产7.35万吨,平均单产514公斤,最高单产达816公斤。主要分布在县内安宁河谷、雅砻江峡谷地带。当前种植品种有楚粳28号、楚粳29号、合系22-2等。
玉米:今年西昌申请批准了全国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在凉山下设了4个示范县,冕宁县被列为其中之一。今年据2016年定案统计资料显示,冕宁县玉米播种面积为9.2万亩,总产2.9万吨,平均单产317公斤。因包产到户以来许多农户开荒造田,同时根据每年杂交玉米的销售量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336公斤/亩,目前主推品种主要有凉单4号、中玉335、先玉696、海禾1号等。
马铃薯:2016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12.48万亩,鲜薯总产21.32万吨,单产1708公斤,主栽品种有米拉、青薯9号、凉薯97等。目前马铃薯用于鲜食销售的价格每公斤在1.1元左右,用于淀粉加工销售的鲜薯价格每公斤在0.6元左右(因环保运动关闭县内的全部加工厂,导致价格较往年下降)。
荞麦:冕宁县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的五个示范县之一,全县荞麦常年播种面积在3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12公斤,总产0.34万吨,主要推广品种有西荞2号、川荞2号等。
大麦、小麦:冕宁县为国家青稞大麦产业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下设的示范县之一。大麦主要分布在县内安宁河谷、雅砻江峡谷地带和海拔在19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据统计,2017年全县大麦播种面积为8.46万亩,总产2.3万吨,平均亩产274公斤。主要种植品种川农饲麦1号(占90%以上)、川农90-18等。大麦在生产上最高单产可达630公斤(宏模乡)。2017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为2.52万亩,总产0.67万吨,平均亩产268公斤,主要品种有西辐7号、绵阳19号等。
2、当前粮食生产上主要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相对发达县市,我县的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灌溉沟渠不健全,在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水时得不到及时灌溉,分蘖期结合灌水施肥,尤其是孕穗抽穗期需水较多时期,如果天气久晴不雨,土壤湿度显著下降直接影响籽粒授粉。
二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在种植过程中劳动力不足而粗放种植。除草施肥等工细简化,施肥不合理,尤其是追肥时采用散施后灌水,大量肥料流失,喷施除草剂不细致,杂草为害较重。
三是种植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由于市场粮食价格较低,我县广大农户种植粮食主要是应付性生产,大春种植水稻,小春种植大麦或油菜,小春粮食算是一种过度性季节性作物。
四是耕地质量下降。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和种收机械化的提高,多数家庭已不再养牛,农家肥投入也较往年有所下降,再加上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影响粮食生产潜力。
五是品种更新进缓慢。如玉米产业上的“凉单四号”玉米由于其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在玉米生产上已种植20多年来仍为我县的当家种,在面积上占有绝对优势,至今未有更理想的品种取代。
三、冕宁县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
1、玉米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近年来,由于没有做系统的定区域、定点、定主要品种
分病害种类的田间调查,其危害程度及严重度无法准确评价,仅依据田间生产现状,笼统描述我县已经出现的玉米病害种类、为害情况。按照危害部位,现将玉米病害分为叶部病害、穗部病害、根茎部病害、全株性病害及生理性病害分类叙述。我县玉米叶部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普通锈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
大斑病:该病在我县普遍发生。正常年份,大斑病发生面积5成左右,为害程度零星到中等;重病年份,整个玉米生产区域100%发病,部分田块病株率可达到35%-50%,病叶率30%以上,为害程度重;雅砻江沿岸山区,安宁河谷乡镇的二半山区,曹古、森荣、彝海、拖乌等少数民族乡镇部分农户由于选择的品种抗性较差,防治不及时等原因,田块病害损失可达15%-25%左右。
小斑病:我县主要发生区域为复兴镇以下安宁河河谷地区;在较为冷凉的山区未发现小斑病为害。
普通锈病:我县为害玉米的锈病为普通锈病,该病在我县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从近几年的田间调查得知,若防治不及时,病害损失在10%-30%。
弯孢菌叶斑病:近几年在我县玉米生产区域均有发生,不过病株率和病叶率均较低,为害程度轻。
灰斑病:灰斑病在我县零星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在我县安宁河谷地区的沙坝镇、漫水湾镇、先锋乡、河边镇、林里乡及西部雅砻江沿岸乡镇均有发现,且沙坝镇、漫水湾镇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发病较重。曾在雅砻江沿岸的和爱乡发现有玉米田块灰斑病严重发生,病株率在50%以上,病叶率30%以上,远看全田呈青灰色枯死,损失率在40%以上,品种不详。
我县玉米生产上的穗部病害有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粒腐病。
生理性病害:我县缺锌花叶病在全县发生较为普遍,在整个玉米产区每年都有由于缺锌造成苗弱,长势差,抗病力底的田块;还有少数缺镁、缺磷或者磷中毒的现象;生理性病害对玉米产量损失也不容忽视。目前在山区还发现了日灼病(暂且称之为日灼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暴雨过后,顶端新叶处积水,随着第二天艳阳暴晒,局部高温造成顶端新叶灼伤甚至腐烂,给玉米生产造成损失。
2、玉米主要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地下害虫:全县玉米生产区域均有金针虫、地老虎、蛴螬为害,只是为害程度不一,在二半山区和山区发生程度较重。播种有包衣的种子或者播种时撒施毒土能有效防除地下害虫。
玉米螟:全县玉米生产区域均有玉米螟为害,发生程度较轻,可依据田间发病情况挑治。
蚜虫:全县玉米生产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特别是高温干旱年份发生情况较重。不仅是传毒媒介,分泌的蜜露造成煤污,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爆发性害虫,虫害严重时会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在我县大桥镇就出现过雹灾过后粘虫重发生的情况。玉米粘虫是一种中温喜湿性害虫,我县的温湿度适合粘虫发生,因此,是玉米生产中重点防控的虫害。
双斑萤叶甲:此虫是为害玉米的一种新型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寄主作物种类多,具有突发性、群聚性、短距离迁飞性、趋嫩性。曾经在我县大桥镇,玉米抽雄和吐丝期,双斑萤叶甲爆发啃食玉米花丝,造成大面积减产。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田间有该虫成点片状为害,应开展统防统治。
3、玉米主要杂草种类及为害情况
由于我县有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杂草为害从苗期到收获期为害较重,我县玉米田的主要杂草有:马唐、旱稗、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看麦娘、碎米莎草、三棱草、水花生、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藜科多种杂草、鸭拓草、蓟、荠菜、粟米草、蓼科多种杂草、鼠麴草、独行菜、狗牙根、牛膝菊、琉璃草、鬼针草、小飞蓬、蒿草、车前草、蒲公英、苣荬菜、毛茛、荩草、蛇莓等。
4、我县玉米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杂交玉米推广多年,杂交一代种推广虽然达到96%以上,但生产中仍然存在购买走乡串户的假劣种子、本地品种、杂交二代种,造成病虫为害重,防控困难。缺乏玉米生产大户,散户种植,面积小,品种杂乱,品种质量良莠不齐,防病抗病意识较低。缺乏管理技术及劳动力。玉米秸秆还田或者没经充分腐熟的秸秆还田,造成土传病害加重,如边远地区土壤脊溥,有机质含量低,农民为了增加土壤肥力,在玉米收获后直接将秸秆砍小后还田,没有将其中带有丝黑穗病的秸秆提前剔除消毁,造成第二年丝黑穗病加重。
四、农户对玉米品种的需求
1、总体要求
中熟、高产、抗病、抗倒(抗风灾)、耐脊溥、适应性强
2、具体要求:
生育期145-155天:如生育太早,产量不高,还因农户怕盗而造成大面积提前收获;生育期太长,不紧影响籽粒的饱满,还因农户怕盗而不等成熟就收获;所需类似品种凉单4号,达到植株半紧凑型、抗病、抗倒、耐脊薄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半紧凑型:紧凑型穗小,用种用肥量大,产量不一定高;披撒型虽穗大,但密度不能增加,产量不高。
单穗:冕宁县种子植密度大,双穗或多穗品种由于包叶增加,增加有机养份的消耗,产量不高。
抗病:高抗穗腐病,抗茎腐病、纹枯病、大小叶病、锈病,泸沽以下地区还需要高抗灰斑病。
抗倒:冕宁在玉米抽穗扬花后,经常大风爆雨,造成倒伏倒折。
耐脊薄:冕宁县土质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土和粘土占有面积较大,播种后到拔节前,如遇稍大一点的雨,就会造成土壤板结,缺苗多,苗子长势差,严重的成为缰苗。要求拱土力强、根系发达、根系生长强的品种。
适应性强:冕宁县立体气候明显,选育一两个品种是不现实的,目前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使用的品种还非常少。
(凉山州西昌农所 龙永昌)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