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川东北油菜田草害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
创建时间:2022-08-01     浏览次数:140

川东北油菜田草害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




(四川省2022年科技下乡万里行油菜产业技术服务团(第15团) 赵浩宇, 蒲晓斌,等)






油菜是四川第一大油料作物和不可替代的冬季作物,种植面积近2100万亩,总产约33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和西部第一位。为擦亮“川油”金字招牌,2021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天府菜油”行动三年计划(2021-2023 年)》,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天府菜油”打造成菜籽油第一区域公共品牌。2022年,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护好“油罐子”,大力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我省积极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充分挖掘中稻区冬闲田的面积潜力,统筹用好产油大县奖励、稻油轮作试点、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等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种粮大户发展油菜种植。

四川有川中丘陵区、川西平原区、川东北山区三大油菜主产区和双低油菜优势产区,本次科技下乡万里行油菜15团服务的广元市剑阁县、苍溪县、巴中市平昌县、南江县、通江县5县均为川东北山区油菜产区产油大县,油菜种植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杂草与油菜争肥、争水、争光、争空间,降低油菜产量和品质,是危害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物因子。如何解决草害一直是油菜提质增产的关键问题之一。4月26-30日,本团成员前往5县进行生产调研,现将各地区油菜田草害现状作总结汇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建议。

一、川东北油菜田杂草发生及防治现状

1、川东北油菜产区杂草种类繁多,群落复杂,部分地区危害严重。川东北油菜种植区域及面积不断扩大,而不同种植区气候、地形、种植模式等因素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主要群落、危害程度呈复杂多样的特点。根据调研结果,川东北田杂草发生种类有30余种,各地杂草群落结构和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在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等山地种植区,油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为育苗移栽,油菜田优势杂草主要有棒头草、日本看麦娘、繁缕、扬子毛茛、鼠麴草等,总体危害程度较轻,部分田块仅依靠秸秆覆盖就能有效控制杂草为害。在广元市苍溪县东南丘陵油菜种植区,以菵草、棒头草、看麦娘、扬子毛茛、泥胡菜等杂草为主要群落,部分田块管理粗放,棒头草、菵草发生严重,且菵草疑似出现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常规化学防除难度较大;在剑阁县平坝地区,油菜种植规模化程度高,多采用免耕机械直播,油菜播后早期杂草防治压力较大,优势杂草主要为棒头草、看麦娘、荠菜、繁缕、黄鹌菜等。

2、油菜田除草新问题凸显,但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技人员对杂草及治理知识较为欠缺,指导力度不够。 油菜田杂草治理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油菜规模化生产,为节省除草成本主要采取播后一次性茎叶处理,但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对杂草及治理知识较为欠缺,难以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导致防治效果良莠不齐,部分杂草防治效果不佳形成严重草害,影响油菜苗期长势,且时有出现“错用、滥用”除草剂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目前已登记的油菜田茎叶除草剂中,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类型较为单一,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等均为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一旦出现抗该类型除草剂的禾本科杂草(如苍溪县元坝镇普遍发生的菵草),则所有可选药剂均不能有效防治,难以满足生产所需。

二、川东北油菜田杂草综合治理建议

根据川东北油菜生产的实际情况,特提出杂草综合治理建议: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合理结合农业、生态、化学等措施,加强试验研究及示范培训,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发生与危害,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1、强化研究。 加强对油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及示范培训等,提高对生产的技术指导能力;通过常规育种方法或基因编辑技术,加快抗除草剂(特别是抗草甘膦、苯磺隆)油菜新品种选育。

2、植物检疫。 油菜引种和收割时,必须严格执行杂草检疫制度,精选种子,加强种子管理,仔细检查来自省外的收割机上可能携带的杂草种子,密切注意可能导致杂草扩散的各个环节,防止国外、省外的检疫性及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因人为因素进入本地油菜生产区。同时也要对本地的检疫或危险性杂草进行灭除,严格管理,杜绝杂草种子向外地传播。

3、农业措施。 耕作除草是控制农田杂草的有效措施之一,合理运用“间歇耕法”,即在免耕直播的基础上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深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油菜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和间套作,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的发生。选育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油菜的群体竞争能力,尽快封行,削弱杂草对相关资源的竞争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或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4、生态措施。 利用禾谷类秸秆或碎草等覆盖,有效控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但秸秆或碎草中易携带大量的杂草种子,应经堆沤腐熟后再施入田间。

5、化学防除。 应尽量选用在油菜田登记并“三证”齐全的除草剂品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油菜生长特性及除草剂种类,推荐选择以下三个时期喷施相应除草剂:

(1)免耕油菜直播或移栽前:可在直播/移栽前5-7天施用草甘膦或直播/移栽前3-5天施用草铵膦,一次性清理全田杂草。

(2)油菜播种后出苗前或油菜移栽前: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宜采取苗前封闭除草。土壤封闭剂可选用乙草胺、异噁草松、精异丙甲草胺、吡唑草胺,注意不能超量使用。

(3)油菜苗后生长早期或中期:施药时期一般为油菜播后5-6叶、田间杂草2-5叶期或油菜移栽后25-40天。防除禾本科的茎叶处理剂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若看麦娘、棒头草、菵草、日本看麦娘对上述除草剂有抗性或以早熟禾为主,可用吡喃草酮或烯草酮。防除阔叶杂草的茎叶处理剂可用草除灵混用二氯吡啶酸;田间野油菜、荠菜、碎米荠等阔叶杂草为主时,第二年可以改种小麦,选用小麦田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苯磺隆、异丙隆、唑草酮等进行防除。应根据栽培品种、田间草相、间套作模式选用相应的除草剂,且先行试验确保对作物安全后才能大面积施用。

1659352625888055276.jpg 16593526258900105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