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四川地区柑橘木虱综合防控技术对策
创建时间:2024-09-06     浏览次数:18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4年第54

(总第378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495





四川地区柑橘木虱综合防控技术对策


柑橘黄龙病是全球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柑橘木虱是该病害自然传播的唯一昆虫媒介。受全球气候变暖、木虱种群定殖扩张加速、木虱寄主规模连片扩大等影响,我省柑橘木虱分布北扩趋势明显,感染风险加大,对全省柑橘产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现提出柑橘木虱综合防控技术对策。

一、柑橘木虱的形态识别

卵呈芒果形,橘黄色,表面光滑,上尖下钝圆有一卵柄,长0.3毫米,散产或不规则的聚集在一处。若虫呈扁椭圆形,背面略隆起,共5龄。成虫呈2.8~3毫米,全体青灰色而有褐色斑纹,背有白粉。活泼,善跳跃,平时分散栖息于叶背主脉两侧或芽上吸食。

二、柑橘木虱的为害特点

成虫在叶和嫩梢上吸食为害,若虫则群集嫩梢,幼叶、新芽上吸食为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从若虫肛门排出的白色分泌物,含糖量高,易引起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柑橘木虱危害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繁殖速度快。在四川攀西地区,目前大约发生6~8代,世代重叠,成虫密集在叶背越冬。雌成虫繁殖力很强,每雌可产卵500~600粒。二是传菌效率高。短距离扩散主要依靠成虫自主飞行,但飞行能力弱,一般飞行1分钟,距离100米左右;长距离扩散主要借助气流被动飞行和人为接穗等方式。健康成虫在树上取食最短30分钟即可获菌,获菌后725天可传病。三是抗药性强。连续施用单一农药或杀虫剂易产生抗药性,单剂大于复配剂,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药剂在柑橘木虱常发生区的抗性指数已达50~200

三、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是选好1”个药剂。根据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目前单剂推荐使用有吡丙醚,氟吡呋喃酮、高效氟氯菊酯、螺虫乙酯、噻虫嗪等。复配剂推荐使用阿维·螺虫乙酯、吡丙醚·噻嗪酮、联苯菊酯·噻虫啉等。二是把好2”个前沿口。即冬季清园关和春季清园关,结合柑橘修剪,剪除木虱虫枝带离橘园深埋处理;选用机油乳剂、矿物油和吡丙醚等药剂进行药剂喷雾清园。三是抓准3”个防控关键点。第一个是在春梢萌芽期(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柑橘春梢生长至5厘米以内,春梢发芽,成虫开始大量产卵繁殖。第二个是夏梢抽生初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柑橘夏梢生长至5厘米以内,第1代成虫在夏梢的嫩芽、嫩梢上产卵。第三个是秋梢成熟期(7月底至9月),从柑橘秋梢抽5厘米以内至老熟,第67代主要发生在生长势较强的幼年树或整株橘树秋季大枝重截后旺发晚秋的成年树上,此期是柑橘木虱世代重叠为害最严重时期,也是防治柑橘木虱的关键期。四是做好4”个注意事项。应防尽防,发现柑橘木虱应立即实施防控,特别是失管果园;“由外向内”,逐步推进施药;药剂交替使用,施药均匀、周到;合理选择高效、精准的施药器械。五是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在柑橘园悬挂色板+食诱剂,诱杀木虱成虫。春、夏、秋梢初发时悬挂,每亩悬挂20~30张。人工释放七星瓢虫、亮腹釉小蜂等天敌昆虫。春、夏、秋梢初发时释放天敌。每亩释放七星瓢虫10~15卵卡,10天左右补充一次,连续2~3次。


四川水果创新团队

刘虹伶 陈庆东 易春燕 张翠翠 王燕平

魏真真 郭静微 范天琴




话: (028)84504190 邮 编: 610066

址: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 址: www.scnycx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