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四川盆地的低温阴雨影响持续
创建时间:2010-06-06     浏览次数:162

 

四川盆地的低温阴雨影响持续
 
四川水稻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
郑家国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栽培专家
 
 
一、连续低温阴雨的气象资料
(一)4月的低温情况
成都点气象资料:4月日均气温13.78℃,比2009年同期日均温17.51℃低3.73℃。
广汉点气象资料:4月日均气温14.74℃,比2009年同期日均气温18.4℃低3.66℃。其间13日的日均气温10.6℃,14日的日均气温9.9℃,日均气温低于15℃的天数有9天。
(二)5月的低温阴雨情况
在5月,四川盆地持续了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以成都平原6个代表性气象台站的数据,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值低0.62℃,月降水增加了12.5%,其中5月中旬的日照时数较常年减少了61%(详见表1)。
表1 成都平原代表性台站2010年5月的气象资料
台站
位置
月平均温度
月降水量
5月中旬日照时数
距平值±
mm
±%
小时
距平值±
±%
绵阳
20.5
-0.8
128
64
11.0
-27.0
-71.0
德阳
20.3
-0.4
104
31
12.0
-26.0
-68.0
乐山
21.1
-0.6
72
-38
8.0
-25.0
-75.0
双流
20.4
-0.7
92
16
10.0
-27.0
-72.0
温江
20.0
-0.6
66
-15
4.0
-33.0
-89.0
邛崃
20.5
-0.6
103
17
36.0
3.0
9.0
平均
20.47
-0.62
94.17
12.5
13.5
-22.5
-61
*该数据由四川省气象局彭国照研究员提供。
二、低温阴雨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二)4月低温对水稻的主要影响。
第一,出苗期较常年延迟5天以上。第二,出苗率下降,平均出苗率仅60%左右,比正常年景低20%左右。第三,生长缓慢。从4月28日叶龄调查分析,川东北宣汉点3月17日播种叶龄4叶,川中乐至点3月15日播种的3.5叶;彭州点4月2-4日播种的2叶;平均较常年少1.5以上;第四,秧苗素质差。据4月28日调查,不论旱育秧还是湿润育秧,叶色发黄,生长缓慢,秧龄25天以上的还没有分蘖。第五,川南早插田块出现了部分死苗的问题。
(二)5月低温对水稻的主要影响。
1.移栽期普遍推迟10天左右。在川东南及川中生态区的稻田,过去迟栽的主要原因在于干旱缺水,今年则是秧苗和气温达不到移栽的要求。成都平原则是“小麦油菜的成熟期推迟,雨天太多无法及时收获,秧苗生长差”三大因素的综合结果,广汉市的水稻移栽,常年在5月25日基本结束,但今年的5月31日统计,仅占50%。
2.移栽入田后生长缓慢。在持续低温和阴雨天气下移栽的秧苗,虽然基本没有返青期,但发根慢,分蘖期推迟。
3.个别田块的移栽密度得不到保证。由于育苗阶段的出苗率低下和单株分蘖少,少数区域出现秧苗短缺现象,导致移栽密度有所降低。
4.部分田块出现“坐蔸”。移栽后出现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叶色难看,生长停滞等现象,在四川被称为“坐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冷害、中毒、和缺素。今年在冬水田区,僵苗现象比较突出,个别田块甚至出现局部死苗。
三、对水稻生产影响的预评估
(一)有效穗数减少的可能性大。在移栽期推迟,秧苗素质不高、移栽密度不足、气温低、日照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田间将表现出分蘖推迟,苗数不足,必然后期的导致有效穗数减少。
(二)川东南易遭受开花期的高温伏旱危害。川东南是高温伏旱常发区,在移栽期和前期生育进程推迟的情况下,水稻的抽穗期必然推迟;另一方面,前期的低温天气往往会在后期出现高温天气,如遇高温保持水层可减轻高温危害。
(三)杂交制种的花期相遇概率降低。杂交稻的种子生产必须依靠父母本花期相遇,常年研究形成的父母本播差期,在今年将不会完全适用。
四、评价丰歉为时尚早,加强管理是关键
(一)气候变化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春季的低温一般会在夏秋季得到补偿,这是自然规律。水稻是高温短日作物,只要光热资源充足,前期的影响将会得到缓解甚至消除。
(二)季节虽迟但水稻秧苗正处于高产移栽期内。一般而论,四川盆地的水稻高产移栽期在5月,因此一直要求“不插6月秧”。6月1日以后插秧会导致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秧苗在苗床的时期过长,叶龄增加,秧苗生长条件恶化,导致秧苗素质差和本田的营养生长时间缩短。但在今年的低温阴雨条件下,生长迟缓,据6月1日在广汉西高基地调查,叶龄仅6.5-7叶,秧田未发现死孽,仍处于高产移栽阶段。与此同时,今年雨水充足,移栽进程快速,预计在6月5日会基本结束移栽。
(三)水稻穗粒结构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水稻是禾本科作物,即使有效穗数减少,它可以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增大千粒重等途径进行弥补,不仅检查有限,有的田块还有可能增产。
(四)杂交制种的花期可以预测调控。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父母本的生育进程调查,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进行应对,一般可以调节7天左右的开花时间。
                  
                                                       201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