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5年第8期
(总第401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5年3月24日
——————————————————————————————
成都市马铃薯主要分为秋作马铃薯(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2月收获)和冬作马铃薯(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播种、次年4月至5月收获)。调研发现,成都市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和黑胫病,部分种植户对发病规律认识不透、防治重视程度不够,生产上也缺乏有效的病害防治体系,往往过量施用杀菌剂,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冬作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建议。
一、主要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一)晚疫病。病原菌为致病疫霉菌,易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生,最适发病温度为10~24℃。叶、茎和块茎均可发病。叶片发病,起初造成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没有整齐的界限,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其边缘呈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茎部受害,初呈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产生白霉。块茎感病时,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也变成褐色,之后逐渐向四周扩大、腐烂。
(二)早疫病。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发病最适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达80%以上易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块茎。叶片上病斑最初为褐色圆形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至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清晰的同心轮纹,有时病斑外缘有较窄的黄色晕圈。病斑上可产生少许黑色霉状物。发病多时病斑可连接成不规则大形枯斑,使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但仍能看出轮纹的病斑轮廓。块茎感病时产生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出现浅褐海绵状干腐。
(三)疮痂病。病原菌为疮痂链霉菌。主要危害块茎,从块茎皮孔或伤口浸入。适宜发生温度为25~30℃。块茎感病,初期先在表面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块茎内。
(四)黑胫病。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黑胫变种。主要危害叶片、茎基块茎。幼苗感病后,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最明显症状是茎基部变黑褐色,软化腐烂,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为黑褐色。块茎感病后,从脐部开始腐烂变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也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散发臭味。
二、防治建议
(一)农业防治。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以增强马铃薯对病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达到控制、避免或减轻病害的目的。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提倡带芽整薯播种;剔除带病种薯,切块时,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浸泡切刀5~10分钟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拌种处理,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滑石粉2kg与100kg薯块混拌均匀后播种;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雨季时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调节土壤微环境,增施微生物菌肥,平衡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效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优化养分资源,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注意中微量元素补充,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降低病源扩散;收获后,将薯块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入库前清除病薯。合理轮作,与禾本科、豆科、百合科、葫芦科等作物轮作。
(二)化学防治。根据病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施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农药用量。
1.晚疫病。播种前,对种薯进行拌种(浸种)处理能有效控制晚疫病的发生。采用干拌或湿拌均可。干拌选用可湿性粉剂与适量滑石粉均匀混合,再与种薯混匀后播种;湿拌一般将所选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均匀喷洒在切好的种薯上,晾干后播种。有预测预报条件的地区,根据晚疫病预警系统防控。没有预测预报的地区,加强天气数据收集和田间监测工作,中心病株出现时即开始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开展化学药剂喷施工作。成都市马铃薯生产季节的3月下旬至5月和8月下旬至10月雨水较多,易发生晚疫病,马铃薯全生育期一般需喷施药剂3~5次,发病严重年份喷药次数增加。为减缓抗药性,注意轮换用药。推荐防治药剂见表1。
表1 晚疫病防治药剂推荐表
2.早疫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滑石粉2kg可用于马铃薯种薯100kg,能有效降低早疫病的发病率。田间底部叶片开始出现早疫病病斑时开始施药,喷施3~5次,间隔5~7天。推荐防治药剂见表2。
表2 早疫病防治药剂推荐表
3.疮痂病。采用0.1%对苯二酚浸种30 分钟或0.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小时,晾干后播种。
4.黑胫病。发病初期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喹菌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4次。
(三)生物防治。疮痂病可采用假单胞杆菌或芽孢杆菌进行防治,黑胫病可采用荧光假单胞杆菌进行防治。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
冯焱 汤云川 陈涛 淳俊 张庆沛 邓海艳 沈学善
————————————————————————————————————————————————————————————————————————————————————
电话: (028)84504190 邮编: 610066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