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0年第29期
(总第221期)
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 二0二0年三月二十七日
猕猴桃花前花后管理建议
受暖冬气候影响,今年猕猴桃盛花期预计比往年提早10天以上(红肉品种预计清明前就会进入初花期),而据我单位专家团队前期调研发现,今年全省露地栽培区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依然严重,且植株花量较往年普遍减少3-4成,因此抓好近期果园管理工作对保障植株健康生长和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相关管理技术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幼龄园管理技术
(一)新建园区
考虑今年冬春干旱较为严重,建议新建园区苗木未树盘覆盖的,补浇一次水后及时用黑色薄膜或秸秆等进行树盘覆盖,保水保墒。苗木已出芽的,在芽20cm长时选留1个壮芽培养成主干,其余芽抹除。待保留芽生长至60cm长时进行扶干并摘心,并开始追施高氮型水溶肥50g/株,促其快速生长。
(二)冬春刚嫁接园区
嫁接苗未完成摘袋工作的园区加紧去袋。尽早摘除接芽上全部花蕾。接芽生长至15cm长时,及时抹除砧木萌芽。接芽长势较弱的,应对接芽进行摘心,并适当保留1-2个砧木萌芽作为辅养枝,待保留的砧木萌芽生长至20cm左右时对其进行摘心,待接芽二次枝萌发后全部疏除砧木萌芽。
(三)初投产的幼龄园区
及时抹除树干萌芽和两主蔓上过密芽。待两主蔓分叉处附近芽生长至20cm长时保留2-3个芽进行重摘心,促发二次枝。花前土壤追施高氮型水溶肥100g/株+硼肥15g/株。
二、成龄园管理技术
(一)枝蔓管理
选择在晴好天气及时抹除主蔓上的无效芽、弱芽、并生芽、病虫芽、无叶花芽等。抹芽时尽量避免造成较大伤口。抹芽后及时喷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菌从伤口侵入树体。
(二)肥水管理
开花前可全园土施均衡型水溶肥150g/株+中微量元素肥50g/株,谢花后7天左右再追施1次高氮中磷高钾水溶肥150g/株。肥液浓度控制3%以内。
(三)花果管理
考虑今年红肉品种普遍成花量少,不建议进行疏侧蕾工作。雌雄比例合适的园区,可花期每2-3亩放置1箱蜜蜂,以提高座果率。雄花不够或雌雄花期不遇的园区,需按每亩15-30g纯花粉量提前购买可靠商品花粉或人工爆粉,以保证人工辅助授粉的花粉量。
(四)病虫普防
重点防控溃疡病、灰霉病、花腐病、红蜘蛛、蚜虫、蚧壳虫、黄守瓜、象甲等病虫害。花前和花后需全树普喷一次杀虫、杀菌剂。花前10天,清除园区黄板、蓝板,全园喷2%春雷霉素水剂300~500倍+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4000倍+天然橙皮精油1500~2000倍。谢花后7天,全园喷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1500倍+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3000~5000倍。配药时可加入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0000~14000倍或0.01%14-羟基芸苔素甾醇水剂3000~4000倍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花后每亩挂黄板、蓝板各15张,每20亩安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1盏,每晚开灯,诱杀有翅害虫。
三、避雨栽培园管理技术
(一)关注物候变化
避雨设施栽培第1~2年猕猴桃物候期会有所提早,盖棚后会一定程度影响蜜蜂授粉,需充分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准备。每亩备纯花粉15~30g+染色石松粉75~300g,混匀后,分别于初花期、盛花期上午8:00~11:00用授粉器喷授1次。授粉后及时浇水。
(二)保障肥水供应
棚内必须配套安装喷灌或滴灌设施。做到每2~3天补水一次,每10~15天结合补水适量添加水溶肥(肥料种类和用量可参照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容),但肥液浓度应控制在0.5%以内。
(三)做好树形改造
目前四川采用避雨栽培的园区,多数为已发生溃疡病的红肉猕猴桃园。建议发病植株在伤流期结束后及时锯除感病部位,并在嫁接口以上采取3~5个主干上架方式快速恢复树冠;嫁接口以下萌发的实生苗可适当保留1~2个,用做辅养枝。溃疡病已控制下来的园区,建议选择2个强壮主干培养成永久骨架,其余在今年结果后逐步从基部疏除,让树形逐渐恢复至双干双蔓十六侧蔓的丰产结构。
(四)关注病虫变化
盖棚后果园小气候有所变化,需重点做好飞蚜、叶蝉、红黄蜘蛛、蚧壳虫、根结线虫以及灰霉病等防控。其中蚧壳虫孵化时间比棚外提早1周左右,要抓住关键时期做好防控工作,药剂可选择螺虫乙酯。另外,棚内温度较露地高,晴天施药浓度需比露地适当降低10~20%(尤其是药肥复配时),且喷药时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四、溃疡病分级分类处理技术
(一)按发病程度分级处理
1.轻症植株:仅单个侧蔓或主蔓出现发病症状的植株。剪(划):及时回剪至发病部位以下20cm左右健康处(轻微的早期症状可以用小刀在发病部位纵向划刻,每隔0.5cm左右一道,超出发病点上下各10cm)。涂药杀菌:在伤口涂抹杀菌剂。
2.重症植株:两主蔓或主干上出现多处病状的植株。锯:在嫁接口以上20cm左右锯除(特别严重的可与地面持平进行锯除)。涂:在伤口涂抹杀菌剂。养:(1)养枝:嫁接口以上锯除的萌芽后培养3-4个原品种蔓上架,并留1个实生芽养根,夏秋季及时锯除;与地面持平锯除的,培养2-3个实生芽用于夏季或翌年春季嫁接。(2)养根:展叶后每株灌根院士或甲壳素100g+水20kg。
(二)按栽培方式分类处理
1.露地栽培区:剪、锯、喷为主,控水控氮!
早发现早处理发病部位,对防控效果至关重要。适当推迟萌芽肥施用及灌溉时间有利于控制病害爆发。萌芽肥施用建议由“高氮低磷低钾”向“中氮高磷低钾”转变。所有剪(锯)除部位应及时清除并焚毁或深埋。有条件的园区建议盖避雨棚。每年11月底前盖好。发病严重且无法盖棚的建议夏季高换抗性较强的绿肉品种。如果年前或1月高接换种以及刚嫁接的苗木发现感染溃疡病,建议在健康位置剪(锯)除,培养2-3枝实生苗进行夏季嫁接。
2.避雨栽培区:刮、划、喷为主,根部及时补水保墒!
用刮刀及时刮除发病部位(保留一层薄韧皮部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也可用小刀在发病部位纵向划刻。再对伤口进行喷药。棚内处理及时植株可以修复并挂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
四川水果创新团队猕猴桃栽培技术岗位
电 话: (028)84504190 邮 编: 610066
地 址: 成都市净居寺路20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内)
电子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 址: www.scnycxtd.com / www.四川农业创新团队.com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