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近期苏州粳稻米价格大幅上涨
创建时间:2009-12-28     浏览次数:57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今年秋粮收购开始以来,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玉米价格上涨和市场主体对后期市场行情预期看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粳稻主产区粳稻米价格不断上扬,受其影响,本地粳稻米价格亦大幅上涨。
  一、市场变化情况
  今年东北产区新产粳稻价格高开高走,并逐步带动南方粳稻产区收购价格全面上扬,国内粳稻米价格节节攀升。目前苏北、东北产区粳稻收购价均已达 118-120元/50公斤左右(水分在17.5%左右),比开秤价涨了20元,涨幅超20%。在原粮价格不断上涨带动下,南方粳米消费市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据市粮食批发市场12月22日监测,大众粳米批发价格为1.60元/斤,比上月同期涨0.18元,涨幅12.7%,比去年同期涨0.32元,涨幅 25.0%;中等粳米批发价格为1.80元/斤,比上月同期涨0.13元,涨幅9.1%,比去年同期涨0.36元,涨幅16.9%;优质粳米批发价格为 2.15元/斤,比上月同期涨0.15元,涨幅7.5%,比去年同期涨0.35元,涨幅19.4%。
  二、原因分析
  2009年是我国连续第六个粮食丰收年,但自新粳稻上市以来,国内粳稻市场价格  不跌反涨,涨势出乎预料。初步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向好。通胀及CPI转正预期强烈,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支撑了稻米价高位趋涨。同时,明年国家将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最低稻收购价的信号强烈。新粮收购价和国家08年临储粳稻拍卖价节节攀升。
  二是国内粳稻米需求市场增大。国家粮食信息中心前期预测09年国内粳稻产量创历史新高。但是,受北旱南雨天气影响,粳稻实际单产、出米率均有所下降。而近年来粳米在南方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需求大幅增加。
  三是购销双方对后市一致看好。各类收购主体普遍看好后市,积极入市收购。尤其是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人为高价挂牌抢购。农民卖跌不卖涨心理,加重了惜售心态。购销双方行为对稻谷市场价格推波助澜。
  四是不利天气助推价格走高。今年粳稻收购期间,主产区都不同程度遭受降温下雪和连续阴雨及多雾天气,影响粮食正常收购,造成新粮上市后短期供应量不足,刺激价格上扬。
  三、近期本地粮食供应安全评估
  目前苏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日成交量维持在2000吨左右,库存保持在12500吨水平,尚属正常状态。但大型船只来量减少,公路运输增多,反映出经营商对后市把握不定。
  总体分析,因政策因素、购销行为、市场预期等交织着产生作用,明年国内粮食市场行情十分复杂。我们对2010年本地粮食保供工作有三个方面担忧:一是粳稻米价格持续上涨可能诱发城镇居民恐慌,给本地的粮食供应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二是我省苏北产区粮源因前期抢购所剩不多,明年苏北市场性粮源流入我市可能会有所减少,不利于我市粮食供应安全;三是外资背景企业参与粳稻收购,可能引起国内粳稻米价格无序性波动,给企业经营和地方储备粮运作带来较大的风险。为此,市粮食局加强对市场预警监测,密切关注行情动态,继续做好本地秋粮的收购扫尾工作,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大力组织粮源,加快充实地方储备,努力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确保全市人民欢度吉庆祥和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