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四川盆地早春豇豆低温天气生产技术建议
创建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128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5年第6

(总第399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5313

image.png

 

 

四川盆地早春豇豆低温天气生产技术建议

 

 一、低温对早春豇豆生产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四川盆地早春气候多变,34月常遭遇倒春寒天气,此时正值豇豆播种育苗及苗期生长的关键阶段。豇豆喜温作物,种子萌发适宜温度在15℃以上,幼苗期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25~30℃。当遭遇持续10℃以下低温或短期5℃以下天气时,在早春栽培中常引发诸多问题。一是种子萌发障碍低温导致种子吸水膨胀过程受阻,发芽率降低,出土延迟二是幼苗冷害症状子叶褪绿、真叶卷曲、生长停滞,严重时茎基部褐变坏死三是根系发育不良地温不足抑制根毛分化,降低养分吸收效率四是真菌性病害易发根腐病枯萎病等低温高湿型病害易发。

二、区域化生产建议

根据四川盆地地理特征及早春气候特点,制定分区管理方案:川南早熟区(泸州、宜宾2月中旬育苗,重点防控3月上旬倒春寒西地区(成都、眉山3月上旬育苗,配套膜下滴灌+小拱棚多层保温措施;川东北区(南充、达州3月中下旬育苗,选择抗逆性强早熟品种,推广垄作栽培

三、低温综合防控技术指导建议

(一)选择优良品种优先选用耐低温弱光品种,如成豇17”成豇12早熟省级定品种抗逆性强,确保春提早栽培正常开花。

种子预处理温汤浸种:55℃温水恒温搅拌15分钟,自然冷却后浸种68小时低温锻炼:浸种后置于5℃低温环境处理24小时,再回温至25℃环境12小时,循环12次,诱导抗寒基因表达药剂处理:一是使用水杨酸或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浸种增强耐寒性;二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或哈茨木霉菌浸种,防土传病害和增强抗性催芽处理:浸种后置于28℃催芽箱,后进行基质育苗。

)设施多层覆盖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棚多层覆盖方式,地膜选用白色、银色或黑银双色地膜,定植前覆膜,提倡铺设滴灌带,每栽培畦搭建独立竹架小拱棚,同时利用钢架大棚或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根据低温情况使用无纺布、稻草帘等应急材料作为临时保温层。

错期排开播种根据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报,采用梯度播种法成都平原设施栽培可于2月下旬3中旬3批播种,间隔710露地栽培34月初直播,采用地膜覆盖

集约化育苗为保证豇豆出苗更快、更整齐,采用添加有蛭石、珍珠岩生物炭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苗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芸苔素内酯,培育优质壮苗。

)优化肥水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浇灌温水,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水肥精准调控定植水伸蔓期亩施腐殖酸水溶肥5千克,配合黄腐酸钾使用寒潮前喷施硼砂溶液或绿叶先锋叶面补肥提高综合抗性。

做好病害防治早春豇豆容易遭受低温高湿型真菌性病害,如土传型病害根腐病可用甲霜·噁霉灵或者多粘芽孢杆菌灌根防治叶部病害灰霉病可用啶酰菌胺氨基寡糖素混合施用喷

加强应急防护时刻关注气候变化,通过天气预报寒潮预警响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如若产生冻害,根据灾害程度如遇轻度冻害(叶片萎蔫<30%喷施复硝酚钠+海藻素喷施叶片;中度冻害(生长点存活)剪除冻伤组织,灌根EM菌液重度冻害(死亡率>50%及时补种早熟品种,采用催芽方式等进行灾后恢复管理

 

四川大宗蔬菜团队

向娟 郑晓云 潘绍坤 苏林


 

 

 

 

 

 

 

 

 

 

 

image.png

电话:  (028)84504190                                              邮编:  610066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址:www.scnycx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