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麦冬田块中香附子防控建议
创建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6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5年第12

(总第405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5526  ——————————————————————————————————————————————————————————————————

 

 

麦冬田块中香附子防控建议

 

麦冬是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食药同源植物,主要种植于涪江流域的三台县及邻近生态相似地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香附子是影响麦冬种植的头号恶性杂草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防治难度极大,香附子常年发生田块率在80%以上,可能导致麦冬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麦冬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控香附子,构建农艺措施、物理防草、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依据季节变化、麦冬不同生育阶段以及香附子的消长规律,动态调整防治方案实现持久、高效的杂草防控目标。

一、农艺措施

(一)清洁田园,阻断繁殖链生产中需及时清除麦冬田内杂草、病残株及杂物,通过堆肥腐熟、暴晒等无害化处理或深埋方式,彻底消除香附子滋生温床与繁殖源头。麦冬生长季建立定期田间巡查(建议每周12次),一旦发现香附子植株,立即连根拔除,精准掐断其分蘖扩散路径,最大限度降低田间杂草基数。

(二)科学轮作,阻断生态链在香附子发生严重,或多种措施难以控制其发生危害的地方,采用麦冬与水稻轮作利用淹水环境抑制香附子块茎萌发与生长,改变其生存环境,形成不适宜杂草生存的生态屏障系统性破坏杂草繁殖循环。

(三)优化施肥,调肥阻草势针对香附子喜疏松土壤的特性,实施改土+控肥协同策略。麦冬种植前,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配合2530cm深耕,压实土壤结构,构建不利于香附子茎萌发与扩展的物理屏障。精准调控肥料配比增施磷钾肥,加速麦冬根系发育,促进扎根深固,提升植株健壮度,增强其对光、养分的竞争优势。严格控制氮肥用量,规避肥力失衡导致香附子疯长,达成壮苗抑杂、以肥控草的双重效能。

二、物理防草

(一)人工除草,精细护麦冬。田间巡查发现香附子植株后,及时人工拔出,在香附子开花前,彻底清除所有香附子植株及根茎,避免种子繁殖和残留的茎再次萌发。建议使用小锄头或花铲等工具,在土壤松软的雨后或灌溉后的12天内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进行。拔草时,先松动香附子周围的土壤,再轻轻拔出植株及地下根茎,减少对麦冬根系附近土壤的扰动。拔出的香附子植株和根茎需全部带出田块集中处理。

(二)覆膜遮光,强力断草源。麦冬种植前,精细平整地块,依麦冬栽植规格精准打孔铺设防草地布。铺设时确保地布紧密贴合地面,四周及防草布上以土壤压实密封,形成物理阻隔层。完成覆膜后再行麦冬栽植,为麦冬生长营造无杂草竞争的环境。

(三)高温灭草,降低杂草量。对计划次年种植麦冬的田块,应于头一年高温季开展焖棚除草选择连续晴,以大棚或小拱棚严密封闭地块,利用日光聚焦升温,使棚内温度达5060℃并持续710天。高温直透土层,精准杀灭香附子茎与种子,从根源上削减土壤中杂草存活基数,为麦冬种植筑牢无杂净土根基。采用高温灭草后,需及时补充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调节土壤酸碱度,并适度灌溉。

三、化学除草

(一)药剂选择。生产上麦冬多与玉米套作,可以选用灭草松作为除草剂。单用灭草松时可在香附子35叶期通过茎叶均匀喷雾使用。与10%精草铵膦混用时精草铵膦亩用量控制在200250毫升,并采用玉米行间保护性茎叶喷雾,避免药剂造成邻近玉米药害

(二)除草剂使用的注意事项。首次使用除草剂或混用前,先小范围测试,经35天确认无药害后再大面积使用。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避免药液漂移在靠近敏感作物或非目标区域,要采取设置防护带、定向喷雾等有效措施,防止其他作物造成药害。施药后6小时内如遇降雨重新补喷防除麦冬地香附子,在香附子35叶期施药效果较好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按照药剂产品说明书要求稀释和喷雾操作。喷施时压低喷头,一般距离杂草3050cm,使药剂均匀喷洒,避免重喷或漏喷。使用后及时清洗喷雾器械妥善处理包装物,避免残留药剂污染环境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降低杂草对除草剂的依赖。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做好记录与管理根据环境因素和下茬作物的敏感性调整安全间隔期,确保作物和环境安全。

 

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

曾华兰   孙小芳 况再银

四川玉米创新团队

周小刚 朱建义 赵浩宇 刘胜男

 

 




———————————————————————————————————————————— 


电话:  (028)84504190                    邮编:  610066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址:www.scnycx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