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荞麦资源考察收集报告
创建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41

荞麦资源考察收集报告

一 、荞麦资源考察收集的意义

我国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荞麦资源,特别是野生荞麦资源种类多,各个种的生态类型多样。1995年,日本京都大学植物分类学家大西晋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考察并采集了大量的野生荞麦资源,并开展了荞麦的分类、起源与演化关系研究,2000年,云南省农科院王莉花研究员对云南省野生荞麦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考察与收集,2005-2008年,西昌学院荞麦科研团队对四川和云南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考察与收集,并对野生荞麦资源种类、起源与演化等关系进行研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研究手段的发展与更新,野生荞麦的优良特性被发现,比如抗寒性、抗旱性、再生性、耐贫瘠性等,这些优良特性受相应基因的调控,目前这些优良基因正在不断地被发现。为了进一步掌握西南地区各个省荞麦资源的种类、分布、分类、居群的遗传理论和演化进化关系,发掘更多优良基因,2023年9-11月,西昌学院荞麦研究团队再次对我国四川和云南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与收集。

1 、考察队组成

考察队共由4人组成,分别是王安虎教授,王清海博士,谭露博士和专职司机,考察队员具备扎实的荞麦研究理论和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对各种荞麦资源及不同类型的分布和生长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荞麦资源考察与收集完成具有较强的保障条件。

2 、考察路线

根据四川、云南各荞麦生态区的气候影响因素确定各考察路线及对各考察路线的先后顺序进行考察。考察路线共有四条,第一条是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甘肃的文县—陇南市;第二条是凉山州普格县—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第三条是雅安的石棉县—甘孜州的泸定县—康定县—丹巴县—马尔康县—理县—汶川县;第四条是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红河县—沅江县—镇元县—墨江县—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鹤庆县—洱源县—大理市—祥云县—保山市。

2 、考察地点及方法

( 1 ) 考察地点: 本次荞麦资源考察的考察县有45个,考察县涉及的乡镇有525个,考察涉及的村有5150个。

( 2 ) 考察方法:考察过程中沿着各考察路线,根据各种荞麦资源生长的地理环境确定考察点,在各考察点考察的面积主要在500m2-10000m2之间,分布密度较大的种类和群体考察的面积较小,分布较少的种类和群体考察的面积较大。

( 3 ) 荞麦资源的密度计算

对各考察点选取三个不同的密度群体,计算长2米,宽5米范围内的群体数量,再计算平均值获得某种荞麦资源群体的分布密度。

( 4 ) 资源比对

对每种荞麦资源种的比对和鉴定主要参考在线中国植物志官网、夏明忠和王安虎主编的《野生荞麦资源研究》和周美亮等主编的《中国荞麦属植物彩色图鉴》等资料的描述而确定。

( 5 ) 资源收集

收集每种荞麦资源及其有代表性的植株个体压制标本3-5个,有成熟的种子则采集其种子放入硅胶中干燥,有花粉的植株采集其花粉在固定液中固定,每个种及其类型分单株采集居群的叶片自然干燥。

( 6 ) 收集的种质资源

2023年9月-11月对四川、云南两省45个县市的荞麦属植物资源进行考察收集,收集资源的经度范围在99°8' 9"E-105°4'25"E之间,纬度范围在23°25' 12"N-32°46'48"N之间,海拔跨度在572m-2897m之间,最南端到了云南的红河州,最北端延伸到了甘肃的陇南市。共采荞麦属植物资源177份,其中野荞麦资源172份,如金荞麦、细柄野荞、齿翅野荞和线叶野荞等物种,栽培荞麦资源5份,包括苦荞和甜荞。所收集的荞麦资源主要用于居群遗传理论和荞麦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分析。考察中收集到的荞麦资源见下表1-表4和图1-图4:

二 、荞麦资源消减分析

本次荞麦资源考察与2005年资源考察比较发现,我国西南地区荞麦资源的分布点有一定的减少,同时每个点内荞麦资源的密度有一定减少,特别是一些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长势较弱的种类资源减少比较明显,如线叶野荞。野生荞麦资源分布点和密度普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西南地区高速公路、高铁建设改变了荞麦资源的生存环境,高速公路铁路占有了野生荞麦资源生态点,降低了荞麦资源的分布点。另外,近几年的扶贫攻艰、乡村振兴和异地搬迁等因素占有了野生荞麦资源的分布点,导致荞麦资源的分布点在数量上不断减少。第三,由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荞麦资源生存环境受到农业和牧业的影响,荞麦资源在苗期时受到的坡坏比较严重,使不同生态点荞麦资源的密度在减少。第四,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地震,地震造成了山崖大面积垮塌,垮塌山崖覆盖了荞麦资源的分布点,造成了野生荞麦资源的减少。

三 、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荞麦资源种类多,类型多样,但近十余年来荞麦资源分布点在不断减少,每个分布点内荞麦资源的数量和密度在不断变少,建议我国荞麦研究领域的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组成专家团队开展比较系统的资源收集和研究工作,建立荞麦资源基因库,长期保存荞麦资源,并挖掘荞麦资源的优良基因,将优良基因与栽培荞麦结合,创新荞麦种质资源,培育荞麦新品种。

建议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农业劳动者在的培训,让农业劳动者在农业活动中加强对荞麦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在放牧过程中,要加强对荞麦资源的保护。(供稿人:王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