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15元一个的脐橙惊艳上海滩
创建时间:2010-01-21     浏览次数:182

 

 
 

 
      文档来源:四川日报    
 
  品牌战略初显效应,凉山农产品走出大山——
  1月20日,记者在西昌市三岔口南路看到,新开张的“凉山雷波脐橙”西昌专卖店生意兴隆,店主忙碌地招呼着不断线的客人。
  据介绍,自去年脐橙陆续上市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凉山雷波脐橙的销售量已达到全年总产量的50%以上,畅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收获脐橙3万多公斤,收入超过40万元的雷波县五官乡青杠村种植大户贺全富乐呵呵地说:“有了响当当的品牌,我们种植脐橙更有做头咯。”
  贺全富的感受实实在在,凉山实施的品牌战略已经初显效应。
  □本报记者 王云
  让“凉山”知名
  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的凉山,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农业和生物资源极具特色。但长期以来,有着优良品质的凉山农产品却并没因质优价优受追捧,除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等少数农产品小有名气外,绝大部分埋没在大山之中不为外界所知。如何让优质的凉山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广阔市场?
  为此,凉山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分析全州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研究部署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相关工作,整合凉山现有农产品品牌资源,围绕九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八大特色林产品和八大特色畜产品,全力打造“凉山”系列品牌。
  凉山计划在2012年前力争新创“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证明商标”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6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6个,农产品品牌对地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凉山更将2010年确定为“品牌建设年”。
  “要突出无公害,做优做大凉山绿色特色品牌。”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坚持在标准化中做优,在规模化中做大,在产业集群中创牌,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突出产业升级,做强“凉山制造”的品牌。
  雷波脐橙出尽风头
  “15元一个?这个橙子那么贵!”2009年11月6日至8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的 “第二届四川省优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上,“凉山雷波脐橙”大放异彩,惊艳上海滩,在1000余种四川优质农特产品中出尽风头。
  “真甜,好吃,我连皮都吃了。”人群中,一位操着浓重上海口音的老大爷品尝之后连连说好。展馆总经理派员“亲口侦察”后,在开展的当天早晨亲候展位采购,执意要把凉山雷波脐橙作为此次农展会的高端礼品馈赠嘉宾。
  “凉山”农产品品牌初战告捷,为凉山品牌战略增添了信心。不仅仅是“凉山雷波脐橙”。2009年10月14日,首批“凉山盐源苹果”进入成都家乐福超市,拉开了“凉山”品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的大幕。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每年9月,在通往攀枝花、西昌、云南的出境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是满载着盐源苹果的车辆。据农业部门统计,2009年盐源苹果产量可达5.2亿斤,盐源县农业局分管苹果产业的副局长古嵘这样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而农户更是得到了实惠。
  如今,凉山已经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山马铃薯”、“凉山清甜香烤烟”、“凉山桑蚕茧”、“越西甜樱桃”、“凉山雷波脐橙”等。同时,“南丝路蚕茧”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会理石榴已获得中国证明商标。全州已有获得农产品认证的有机畜产品92个,绿色产品32个,无公害产品61个,获得注册商标14个,颁布产品地方标准8个,为实施“凉山”品牌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年,“凉山苦荞系列食品”、“凉山清甜香型优质烤烟”等6个产品还将申报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凉山还将大力推进此项工作,打造更多的国家级农产品品牌。通过实施“凉山”农产品品牌战略,凉山正逐步提升品牌农产品对地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凉山农民致富增收。
  |链接|
  “品牌凉山”
  2010—2013年凉山还将申报注册以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产品:“盐源苹果”、“德昌桑葚”、“德昌香米”、“凉山优质稻米”、“凉山蒜薹”、“凉山花卉”、“凉山芜菁”。
  畜产品:“凉山半细毛羊”、“建昌黑山羊”、“凉山乌骨鸡”、“芭蕉芋猪”、“凉山黑猪”、“凉山岩鹰鸡”、“凉山黄牛”、“冕宁火腿”。
  林产品:“凉山核桃”、“凉山野生菌”、“会东松子”、“凉山板栗”、“雷波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