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食用菌专项任务
创建时间:2009-11-04     浏览次数:1781

 

(一)优质丰产食用菌新品种引育和驯化。开展食用菌新品种引育和驯化工作,获得优质丰产或专用食用菌新品种810个。其中,引进平菇、双孢蘑菇、银耳和黑木耳等新品种46个,选育香菇、平菇、姬菇、金针菇、毛木耳等新品种34个,驯化野生食用菌12个。协助菌种质量管理部门,推进菌种标准化生产。

(二)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示范基地县或科技示范园区为核心,重点进行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拓展研究和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研究和集成姬菇、毛木耳、银耳、双孢蘑菇、金针菇、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68项,协同基地县示范栽培200万袋。引进和研发轻简化栽培技术12项,协同基地县示范栽培30万袋。研究和集成食用菌设施栽培技术12项,协同基地县示范栽培30万袋。开发型栽培基质12个,协同基地县示范栽培10万袋。辐射带动2亿袋。

(三)病虫害防控和质量安全技术研究。以食用菌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内容,结合四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重点研究和集成食用菌生产中链孢霉和木霉、食用菌螨虫、菌蝇、菌蚊和毛木耳油疤病等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制定无公害防控技术56项。与标准化栽培技术结合,在基地示范县示范栽培50万袋,辐射带动500万袋。筛选安全新型药剂12个。研究和集成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12项,筛选包装材料12类,集成双孢蘑菇安全护色技术1项。

(四)精深加工研究。开展灵芝药效学(免疫调节、安神、促智)的系统评价研究;研发食(药)用菌保健品1个;以毛木耳、姬菇等为原料,开发加工新产品23个,与企业结合,制定企业标准23项,示范生产100吨。申报专利12项。

(五)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堆肥菌株35株,研究集成菌渣沼气发酵和菌渣制肥的微生物强化技术2项,协同基地示范县进行示范,沼气池,开发菌渣有机肥产品1个,示范生产500吨。研究集成菌渣配方栽培食用菌实用技术2项,示范栽培30万袋,应用推广500万袋。研究集成食用菌菇脚综合利用技术12项。申报专利12项。

(六)技术指导及培训。在基地示范县和主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及培训80100次,培训人员10000人次。

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联合启动,共同组织管理。省财政厅负责资金筹措、下达及监管,省农业厅负责团队组建及项目运行管理。任务由省农业厅下达到专家团队,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岗位专家与首席专家签订任务书,对首席专家负责;首席专家与省农业厅签订任务书,对省农业厅负责。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项目执行不力、进展缓慢、任务完成差、管理混乱、资金使用不当的单位和专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