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油菜缺素症的诊断及补救措施
创建时间:2013-10-18     浏览次数:244

 缺氮症氮是油菜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一种元素。缺氮时,植株生长瘦弱,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茎下部叶片有的边缘发红,并逐渐扩大到叶脉;有效分枝数、角果数都大为减少,千粒重也相应减轻,产量显著降低。补救措施:苗期缺氮,每亩用15~25公斤碳铵开沟追施,或者用750~1000公斤人粪尿兑水浇施;后期缺氮,用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

  缺磷症缺磷时,植株生长慢而矮,叶片变小,叶肉变厚,叶色变为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叶柄紫色,有扭转现象,并发生畸形,叶脉边缘呈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叶片数减少,抽薹慢,薹色发红。根系发育差,角果数和千粒重显著减少,出油率降低。补救措施:苗期缺磷,每亩用25~30公斤过磷酸钙开沟追施或兑水浇施,越早效果越好;后期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

  缺钾症油菜缺钾先从老叶开始,后向心叶发展,最初呈黄色斑,叶尖叶缘逐渐出现“焦边”和淡褐色枯斑,叶片变厚、变硬、变脆,叶肉组织呈明显“烫伤状”,随之出现萎蔫,这些组织在枯死后仍保留褐色。补救措施:前期缺钾,每亩用7~10公斤氯化钾或75~100公斤草木灰开沟追施;后期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缺硼症油菜是喜硼作物,其干物质中硼的含量比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高32.5~36倍;一般当田间如有较多植株出现缺硼症状时,至少减产二至三成,严重时几乎无收成。油菜缺硼最重要的症状是“花而不实”,即后期只开花,角果和种子不能发育或只有少数畸形发育。此时诊治,已为时过晚,防治应在初花前进行。苗期缺硼,叶片增厚、倒卷、皱缩不平展,叶色暗绿,并先从叶的边缘直至整个叶片变紫色或紫红色。薹蕾期缺硼,花蕾枯萎,色泽为黄褐色,个别的蕾呈现紫红色,有的植株薹茎生长较缓慢,薹短茎细。补救措施:在初花前发现油菜缺硼,每亩可用硼砂150~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最好隔7天后再喷1次。

  缺硫症油菜缺硫,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叶片呈黄绿色,与缺氮症很相似;叶缘出现较大的缺刻,并皱缩成杯状,叶背面、叶脉和茎等部位变成紫红色。补救措施:结合中耕,每亩撒施硫磺粉1~2公斤或石膏粉50公斤。另外,适当增施硫酸铵等含硫肥料,亦有良好效果。

  缺钙症新叶凋萎,老叶枯黄;叶缘、叶脉间发白,叶缘下卷,顶端叶芽基部弯曲或死亡。补救措施:缺钙地块先用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每亩用量50~75公斤进行喷施,同时每亩用25~30公斤过磷酸钙进行穴施。

  缺镁症缺镁常使叶片呈现缺绿,但叶脉仍然呈现绿色,其基部老叶发黄;开花往往受到抑制,花瓣呈现苍白色,植株大小变化不明显。补救措施:发现缺镁,及时用1%~2%硫酸镁溶液叶面喷施。

  缺锌症油菜缺锌时,叶脉间褪绿,叶片小略增厚,严重的叶片全部变白。植株一般生长矮小,生长势弱。芥菜型油菜开花受到抑制,完全不结实。补救措施:苗期每亩用0.5~0.75公斤硫酸锌开沟追施;植株出现缺锌症状时,用0.2%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缺钼症油菜缺钼时,叶片凋萎或焦枯,通常呈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植株丛生。补救措施:发现缺钼,及时用0.01%~0.1%钼酸铵溶液叶面喷施。

  缺锰症缺锰幼叶呈现黄白色,叶脉仍绿色,开始时产生褪绿斑点,后除叶脉外,全部叶片变黄,植株一般生长势弱,黄绿色,开花数目少,角果也相应减少,芥菜型油菜则发生不结实现象。补救措施:发现缺锰,及时用0.1%~0.2%硫酸锰溶液叶面喷施。(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