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大蒜叶部主要病虫害防治建议
创建时间:2025-01-08     浏览次数:20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5年第1

(总第394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517





大蒜叶部主要病虫害防治建议


四川大蒜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年产值超32亿元,是我省重要的特色蔬菜之一。调研发现,四川大蒜叶部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紫斑病、病毒病、蚜虫和葱蓟马等。为保证产量和经济效益,部分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存在多药合施、增大剂量施药、使用有蓝色助剂的种子包衣剂在叶面喷施等不科学用药现象,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易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大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一、四川大蒜叶部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一)叶枯病。病原菌为匐柄霉,弱寄生菌,易在温暖潮湿、有露水的季节发生,最适温度为1525℃,病部多在叶片和蒜薹部位。表现为叶片中下部叶尖枯死,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病斑,高湿则生成黑褐色霉,蒜薹发病则出现黄白色斑点。

(二)紫斑病。病原菌为葱链格孢,易在晚春和秋季高温、多雨、潮湿的情况下发病,病部多在叶片和蒜薹部位,在四川多于大蒜生育后期发生。发病初期呈稍凹陷的白色小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高湿条件下,病部生出黑色霉状物。

(三)病毒病。主要由大蒜花叶病毒(GMV)、大蒜潜隐病毒(GLV)侵染引起,蒜种带毒、土壤肥力差、气候干旱、蚜虫量大、与葱属植物连作或邻作时发病较重。发病时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有的植株矮小,甚至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黄色斑块。

(四)葱蓟马。缨翅目,蓟马科害虫,高温干旱、土壤肥力差、植株瘦弱、连作的田块虫害发生重,四川10月虫害发生较重。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吸取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斑驳,有黑色粪便,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开裂,叶片枯黄。

(五)蚜虫。同翅目,蚜总科害虫,包含萝卜蚜、棉蚜、桃蚜、菜缢管蚜等。高温干旱、连作时发生重,蚜虫群聚为害,致蒜叶卷缩变形,褪绿变黄。

二、防控对策建议

(一)农业防治。选择适宜的田块,做好清洁整地,精选蒜种,合理密植,搞好田间管理培育壮苗等环节。

(二)生物防治。冬季叶枯病发病适期,亩用90ml太抗枯芽春+150ml几丁聚糖预防叶枯病;23月份紫斑病发病适期,亩用90ml哈茨木霉菌+150ml几丁聚糖预防紫斑病;910月和23月份蚜虫发生适期,用0.3%苦参碱水剂100200倍液防治蚜虫,同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病毒病。

(三)物理防治。前茬作物和当季大蒜收获后,采用淹水和深翻曝晒土壤的方式,杀死土壤里病菌、虫蛹和幼虫。910月和23月份蚜虫发生适期,每亩悬挂3040张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

(四)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施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交替轮换使用药剂,减少农药用量。

1.叶枯病。冬季发病前,可喷施80%代森锰锌5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预防病害;发病初期,使用金雷(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瑞毒霉500800倍液、50%腐霉利1000倍液,或烯酰吗啉5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间隔7天连喷23次,同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增强植株抗性。

2.紫斑病。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咪鲜胺1500倍液、嘧菌1000倍液、苯醚甲环唑·嘧菌酯1000倍液等,间隔710天连喷23 次。

3.病毒病。注意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用20%病毒灵悬浮剂4006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 次。

4.葱蓟马。在910月,每叶有虫2头时,在早晚选用25%吡虫啉1000倍液、25%噻虫嗪30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心叶,间隔57天连喷24次。

5.蚜虫。出现中心虫株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25%吡蚜酮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间隔67天连喷23次。


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柴丹 帅正彬 郭江洪



电话:  (028)84504190                    邮编:  610066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址:www.scnycx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