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犊牛腹泻防控生产建议
创建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32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2年第21期

(总第275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2年8月25日



犊牛腹泻防控生产建议

犊牛腹泻是犊牛发生以消化不良、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综合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犊牛常在出生后23d开始腹泻,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等均有较大影响。大群饲养时犊牛腹泻发生率常达90%100%,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

犊牛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都会引起犊牛腹泻,导致犊牛抵抗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对胃肠道损伤严重的腹泻将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后期育肥,延长出栏时间,制约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提高肉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益,必须首先从犊牛腹泻的有效防治着手,让肉牛的育肥不输在起跑线上。

一、犊牛细菌性腹泻的诊治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魏氏杆菌等均可引起犊牛细菌性腹泻,可分别以下方式进行诊治。

一是犊牛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诊治。多发于1周龄左右犊牛,大肠杆菌感染犊牛后会释放肠毒素而引起犊牛腹泻。大肠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会导致犊牛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患病犊牛停止喂乳,喂2~3次温口服补液盐水,后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按40 mg/kg.体重投喂新霉素,首次正常剂量喂药,之后药量减半,连用3~5 天。若病牛腹泻严重,首先静脉注射500~1000 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后抗感染按0.11g/kg.体重服用土霉素,每6 h服用一次,连用2 d。或取干姜10 g,山药、白芍、少白术各15 g,秦皮、槐花炭各20 g,白头翁25 g,旱墨莲30 g,石榴皮、地榆炭各40 g,混合均匀,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服,每天1剂,连用3 天。

二是犊牛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诊治。又叫犊牛副伤寒,多发于1月龄左右的犊牛。常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左右,粪便中带血,混有黏液、纤维素性絮状物,后肢踢腹。严重者脱水、衰竭,5~6 天后死亡。按0.1g/kg.体重口服磺胺脒片,2次/天,连续服用3~5天;或按0.4~1片/10kg.体重口服土霉素,2~3次/天,连续服用3~5d;或肌内注射10mL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2次/天;或按5~10m g/kg.体重肌内注射阿莫西林钠注射液,2次/天,连用3~5天。

三是犊牛弯曲杆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诊治。病牛排出难闻的褐色粪便,粪便中带血。大部分牛临床表现正常,少数的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身体颤抖、乏力、站不稳。病程2~8天,极少数病牛死亡。病牛灌服50 g的磺胺脒,或2 g的痢特灵,1~2次/天。口服25~50 mL松节油和克辽林的等量混合剂,2次/天,口服1天即可痊愈。

四是犊牛魏氏杆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诊治。常突然发病,无任何临床表现而死亡。发病时间较长时,体温无明显变化,可视黏膜潮红、眼球不自主转动、肌肉痉挛、躯体抽搐、四肢划动呈游泳状,磨牙、流涎、口腔和鼻腔流出白色泡沫,1~2 h内死亡。病牛死后舌头突出,腹部快速胀大,肛门外翻,少量粪便流出。治疗魏氏杆菌感染按1~1.5 mL/kg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次/天,连用3~5天;或按0.1 mL/kg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2次/天,连用3~5天。

二、犊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黏膜病毒等均可引起犊牛病毒性腹泻。犊牛粪便带血并可见脱落的胃肠黏膜。感染轮状病毒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严重脱水和酸中毒;感染冠状病毒后犊牛感染初期吃奶量下降、腹泻、排出含凝乳块的粪便,后期腹泻严重时,出现脱水;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泻。病牛腹泻一段时间后会排出腐烂恶臭的粪便,病牛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严重时会出现口疮、淋巴肿块等症状;黏膜病毒感染犊牛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牛体温升高到41左右,并持续一周左右,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口腔黏膜糜烂、舌表皮肤有坏死、趾间皮肤出现糜烂而跛行。慢性型腹泻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发热现象,病牛表现为鼻镜糜烂、趾间糜烂而跛行。

对犊牛病毒性腹泻,一般无特效药治疗,通常采用支持疗法。治疗犊牛腹泻应通过饮水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电解多维葡萄糖溶液,或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等来对抗脱水、低血糖、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等症状,也可通过口服黄芪多糖等方式增强抵抗力。同时,肌肉注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对病牛可肌肉注射利巴韦林、大青叶等抗病毒药物。中药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具有一定的效果,如将秦皮20g、黄连30g、黄柏25g、干姜25g、乌梅60g、白头翁40g用水煎汤, 2次/天,连续服用2~3剂可减轻症状。

治疗黏膜病毒感染可在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的情况下使用收敛剂来减少体液的丢失,肌肉或静脉注射头孢噻呋或头孢喹肟,也可以静脉注射氧氟沙星等防止继发感染,连续用2~3天。中兽医治疗用白头翁:白头翁60g,秦皮、木香各50g,黄柏、黄连、枳壳、陈皮、厚朴、苍术各40g,每天1剂,煎水2次,分上、下午灌服,连用3天。

三、犊牛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

牛蛔虫、胃肠道线虫、牛球虫、牛隐孢子虫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犊牛感染蛔虫后刚开始精神状态无明显异常,食欲正常,排出灰白色略稀、有明显的臭味的粪便,后犊牛精神沉郁、喜卧、食欲下降、腹围膨胀、后肢踢肚,拉水泥样、有恶臭的粪便。犊牛感染胃肠道线虫后犊牛出现典型的肠炎症状,犊牛产生腹泻。犊牛感染球虫后主要表现下痢、里急后重、便中带血,并伴有恶臭。后期被毛粗糙无光、食欲废绝,甚至卧地不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可在患病牛犊的粪便中检出球虫卵囊。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主要表现排水样稀粪、体温升高。

治疗牛蛔虫感染按15mg/kg.体重将盐酸四咪唑配成 2%水溶液灌服,或按6~8mg/kg.体重皮下注射 ;或按40mg/kg.体重将哈乐松混于饲料中内服;或按0.2~0.4g/kg.体重将六氯乙烷混于 2%的面糊浆中灌服,两周后,可再灌服 1 次;或按0.02g/kg.体重灌服中药山道年,服药 2~3 小时后,使用缓泻剂。

治疗胃肠道线虫感染按5~7.5 mg/kg.体重内服芬苯达唑,1次/天,连续使用3~5天;或按每100 g与300 kg饲料混饲内服伊维菌素,连续使用5~7天;或按0.2 m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隔1周再注射1次;或按0.3 mg/kg.体重内服阿维菌素粉,1次/天,连续使用3天;或按0.2 mg/kg.体重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注射液,隔1周后再注射1次。

治疗犊牛球虫感染按20mg/kg.体重将地曲珠利与饲料混合饲喂,1次/天,连喂7日;或按0.3 mL/kg.体重口服妥曲珠利(百球清)。

治疗隐孢子虫感染按0.06~0.12 mg/kg.体重口服常山酮,1 次/天;或按1~2 g.体重口服阿奇霉素,1 次/天,连用7 天。

四、犊牛中毒性腹泻的诊治

有机磷中毒、黄曲霉素中毒、棉籽饼中毒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

有机磷中毒犊牛常表现为突然发病,先是躁动、痉挛、瞳孔缩小,后精神忧郁、流鼻涕、口吐白沫、腹泻,分泌物偶尔混有黏液或血丝、有大蒜味。全身大汗,心跳、脉搏加速,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黄曲霉素中毒后,犊牛生长停滞、食欲下降、被毛糙乱、呻吟、磨牙,采食过量的霉变饲料则会导致犊牛失明、严重腹泻甚至出现血便。棉籽饼中毒犊牛出现黄疸、腹泻、食欲减退、夜盲症,甚至失明等症状。

治疗有机磷中毒:静脉注射特效解毒,常用的解毒药有解磷定和氯磷定,l0~30mg/kg.体重,以生理盐水配成2.5%~5.0%溶液,每隔 2~3小时注射 1次,直至症状缓解。并配合使用硫酸阿托品,按0.25mg/kg.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隔 1~2h给一次药。

治疗黄曲霉素中毒:饲喂新鲜的饲料,禁止饲喂发霉饲料;灌服200 g硫酸镁与1 L石蜡油、2 L温水的混合液,配合静脉注射50m L 维生素C注射液、100 mL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1次/天。

治疗棉籽饼中毒:严格控制棉籽饼的饲喂量,隔3 d或以上饲喂一次,待犊牛体内的毒素排出后再饲喂,避免体内残留过多的棉酚。若症状出现可静脉注射20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1次/天,连续注射5 d,1~2个疗程。

五、犊牛应激性腹泻的防治

气温突变,且初生犊牛的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和免疫系统不发达,不能适应环境的突变,容易引起体内菌群变化,造成自身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腹泻。过早或过快的断奶,会造成犊牛胃肠机能降低,无法有效地消化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腹泻。

先禁乳8~10 h,改用口服补液盐;灌服150~200 mL液状石蜡油,排出肠内容物;次日口服磺胺脒、碳酸氢钠各4 g,3 次/天,连服2~3 天,控制酸中毒和继发感染;脱水者,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250 mL、5%葡萄糖300 mL、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1~2 次/天,连用2~3 天,补充电解质。粪便中带血的犊牛,肌内注射4 mL维生素K3注射液,2 次/天,直至便中无血。

六、腹泻的综合防制建议

(一)加强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

要按照母牛饲养标准,科学饲喂, 勿突然更换饲料, 勿饲喂品质差、发霉的饲料, 保持合理的精粗比,采用先给草、后喂料的饲养方式,保证每天足够的运动量。妊娠期间应确保母牛饲料营养成分均衡,确保饲料质量。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并注意母牛乳房的清洁。让犊牛在产后12 h内吃足初乳。饮水干净,犊牛可饮用0.1%~0.5%高锰酸钾水。

(二)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加强牛场的环境管理,粪便及时清理,保持通风,保证环境整洁;牛场、使用工具、出入牛场的人员和往来车辆要严格消毒;一旦出现病例,要立即对病牛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病牛,对易感牛紧急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病死的牛及其排泄物要无害化处理。环境应清洁干净,并采用高效的消毒剂和方法进行消毒。

(三)加强引种管控

禁止引入疫区种牛,引种前必须进行检疫;对引入种牛实施隔离,隔离期无明显症状便可混养;在种牛运输、转运时,应定期检疫,严防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四)适当选择注射疫苗

对牛副伤寒,妊娠母牛产前1.5~2 个月肌内注射牛副伤寒灭活菌苗2~5 mL,所产犊牛1~1.5 月龄时注射1~2 mL。如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较短,可在母牛妊娠前3个月内注射福尔马林灭活苗。每个牛场应根据疫情监测情况选择疫苗种类。

(五)定期驱虫,做好粪便的堆积发酵

定期对牛进行驱虫,选择不同类别的驱虫药交替使用。粪便清理是预防犊牛感染寄生虫最重要的措施,防止饲料和饮水被寄生虫污染。

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肉牛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岗位

马晓平




电 话: (028)84504190 编: 610066

地 址: 成都市净居寺路20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内)

电子信箱: scnycxtd@163.com

址: www.scnycxtd.com / www.四川农业创新团队.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