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肉种鸡高效春繁综合措施
创建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13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四川创新团队工作动态

 

2025年第10

(总第403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                                                                                                   202549

 ————————————————————————————————

 

肉种鸡高效春繁综合措施

 

肉种鸡养殖效益与春季繁殖效率紧密相关,春季环境变化复杂,营造适宜条件、合理供给营养,可提升产量与质量。现从环境把控到营养调节,再到疾病防控、孵化流程及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提出精准措施,为肉种鸡高效春繁提供参考,助力从业者突破传统养殖局限,实现产业升级与效益增长。

一、升级环境控制与营养调控

(一)智能环境调控系统

1.气候自适应管理。部署物联网传感器矩阵(温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结合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数据动态调整通风参数。室外温度低于目标下限温度时,保持最小通风量,当室外温度大于等于目标温度时,自动启动 “渐进式通风”模式,减少昼夜温差,避免“冷热应激反应”。

2.光照节律优化。在35月,种鸡舍每日开灯时间为5:0021:00。采用亮度从0%100%连续可调的直流LED灯泡(6W),“渐明渐暗”模拟日光效果,避免开关灯时引起鸡群应激反应。产蛋母鸡和种公鸡光照强度建议10-15 LuX(食槽位置),重点覆盖采食区、饮水区和活动区。

3.福利化设施配置。种鸡舍设置温控饮水系统,饮水温度18~22℃;配置水质监测设备,确保饮水安全;同时设置喷雾降温装置,100/组。针对地面平养的种鸡,使用益生菌发酵剂充分发酵稻壳/木屑垫料后,平铺厚度5 cm,保持垫料含水率50%~60%,确保粉尘浓度小于30 毫克/平方米。定期翻动垫料,防止局部过湿和益生菌发酵不充分。

(二)建立营养供给的动态模型

1.产蛋前期(产蛋率5%高峰期)。适当提高饲粮的能量水平,根据产蛋率的提升速度调整采食量;在饲料中添加150 g/t丝兰提取物可降低氨气排放,补充100 mg/kgβ-胡萝卜素可提升种蛋受精率。

2.产蛋高峰(≥80%)。应用氨基酸平衡技术(蛋氨酸 0.48%+ 胱氨酸 0.32%),添加 500 g/t 酶解蛋白肽可提高胚胎活力,注意保持稳定的采食量。

3.产蛋后期(产蛋率≤80%淘汰):降低饲粮饲喂量减少能量摄入根据饲粮饲喂量调整钙、磷水平保证蛋壳质量,添加200 g/t共轭亚油酸可抑制肝脏脂肪沉积,提高肝脏健康。

(三)精细化饲喂管理

1.实施“四段式”喂料法。7:00(饲喂30%日粮)→13:00(饲喂25%日粮)→16:00(饮水中补充维生素)→19:00(饲喂45%日粮)。

2.采用智能喂料。根据体重变化(种鸡每周称重,以平均值范围内±5%为代表),动态调整饲喂量,在产蛋前期,产蛋率每上升10 %,日粮增加3 ~5 g//天,达到品种标准饲喂量和产蛋高峰后,维持饲喂量不变。如果种鸡产蛋后期体重超过建议体重,则减少饲料3~5 g//天,如果产蛋率没有下降,则维持当前饲喂量。

二、构建立体化疾病防控体系

(一)精准免疫程序

1.免疫程序优化。产蛋前1周完成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疫苗(1羽份)和(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禽流感(H9亚型)(1羽份)免疫,产蛋中期(40周龄后)加强免疫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疫苗(1羽份)和禽流感H9活疫苗(1 羽份),配合在饲料中补充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500 mg/kg

2.监测预警和疫病净化。建立种鸡禽流感、新城疫抗体动态监测机制,当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6 log₂时,开启上述疫苗的补免程序。在80100日龄和140160日龄采血,全群开展鸡白痢和禽白血病(ABJ亚型)的净化,淘汰阳性鸡只,至鸡白痢抗体阳性率控制在 0.1% 以下;禽白血病(ABJ亚型)抗体阳性率控制在 1.0% 以下,且血液病毒分离全为阴性。

(二)智能生物安全系统

1.建立三级防控屏障。场区入口消毒池使用5% 氢氧化钠消毒→生产区通道使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鸡舍内部使用聚维酮碘、稀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和次氯酸盐(交替使用)带鸡消毒。每周进行 2 次病原微生物采样检测。

2.开展智能健康监测。有条件的鸡场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分析鸡群行为(采食、饮水、社交),结合声音识别技术(咳嗽声检测准确率 92%),实现疾病早期预警。

(三)微生态调控技术

对鸡群日粮定期补充复合益生菌(以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为主),维持双歧杆菌占比>40%。日粮添加200 g/t葡萄糖氧化酶,保持肠道pH5.8~6.2,抑制沙门氏菌增殖。探索用噬菌体鸡尾酒疗法、抗菌肽、中药等,针对性地防控耐药性大肠杆菌。

三、全流程孵化技术创新

(一)种蛋品质提升工程

1.三级筛选标准。初筛种蛋(蛋重45~55 g,蛋壳强度>3.5 kg/cm²)→照蛋检测(气室高度<4mm)→比重分级(1.085~1.095 g/cm³)。

2.营养强化方案。入孵前在蛋壳表面喷洒2%葡萄糖+ 0.1% 维生素B12溶液,提升胚胎活力指数。

(二)智能孵化参数调控

1.双温区孵化模式。种蛋孵化1~14 37.9℃,152137.2℃,配合湿度梯度(52%~63%),出雏更为集中,整齐度更高。

2.二氧化碳浓度反馈系统:当二氧化碳浓度>0.6% 时自动增加通风量 30%,降低胚胎死亡率。

(三)胚胎发育监测技术

孵化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每48小时扫描胚胎血管分布,可以显著提升异常胚胎识别准确率。开发蛋壳强度在线检测系统,剔除蛋壳厚度<0.32mm的种蛋,种蛋破壳率下降。建立雏鸡质量追溯体系,记录出雏时间、体重(±5% 标准体重)、绒毛覆盖率(≥90%)等指标。

四、数字化管理与效益评估

(一)智慧养殖平台建设

1.搭建种鸡繁殖性能数据库。实时监控各批次种蛋受精率(目标≥93%)、孵化率(目标≥88%)、健雏率(目标≥96%)等关键指标。

2.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繁殖性能预测模型,提前72小时预警生产异常,决策响应速度提升40%

(二)经济效益评估体系

1.设定关键效益指标。每只种鸡年产合格种蛋数(≥120枚)、单位种蛋饲料成本(≤0.8/枚)、死淘率(≤8%)。

2.实施动态成本控制。当孵化率连续3天<85% 时,自动触发孵化流程优化机制,提升种鸡场单羽种鸡效益。

 

                                  四川创新团队

赵小玲 程方平 丁雪梅

 

 

 

 

 

 

 

 

 

 

 ————————————————————————————————————————————————————————————————

电话:  (028)84504190                    邮编:  610066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内)

投稿信箱:  scnycxtd@163.com         

网址:www.scnycx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