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下载文章
玉米新自交系“成自601”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创建时间:2019-11-04     浏览次数:23

2019年7月6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在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凉水井村,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成自601”进行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了田间考察,听取了选育单位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经充分讨论后形成如下意见:

1.来源:玉米自交系“成自601”是2011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四川省成都市,用人工合成群体MCO-2(698-3、成687、18-599、郑32、273、5003、海9-21、695-1311、634-1112、CH01-1112等自交系组成人工合成群体MCO,经两轮改良)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7代,于2015年育成。

2.特征特性:“成自601”在四川成都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13天,幼苗叶鞘紫色,总叶片17叶;株型半紧凑,株高160厘米,穗位高60厘米;雄穗分枝5-7个,与主轴夹角中。颖壳绿色(含基部)带紫色条纹,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据育种单位多年观察,果穗筒形,穗长14-16cm,穗行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

3.产量特殊配合力:以“成自601”为母本、“SH1070”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成单618”, 参加2018年科瑞联合体玉米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558.8公斤,比对照成单30增产10.0%;2019年参加续试和生产试验。

综上,玉米自交系“成自601”来源清楚,田间性状表现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综合表现与四川已鉴定的自交系有明显的差异,是一个新自交系。

成自601幼苗.jpg成自601植株.jpg成自601果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