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大豆创新团队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余示范岗位的技术研发试验点位于资阳市雁江区。近日,该试验点2024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应的品种筛选、氮肥调控试验迎来收获。
本年度重点考察了成豆17、贡春豆28和南春豆37这3个春豆品种的综合表现。3个品种均表现出了预期的效果,均可以作为间作的品种使用。虽然这些品种均存在一定的裂荚问题,但是直立性不错,非常适宜机械化收获。只要把握好收获关键时间点,就能够实现机械化收获。贡春豆28的生育期要长于成豆17、贡春豆28一周左右,与玉米的生育期一致性更高,基本可以做到与玉米同种同收。
氮肥调控试验中发现间作玉米相比净作玉米在减少氮肥的投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缺氮和减产现象,基本明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减少玉米的氮肥施用,同时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上述试验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豆创新团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岗位 供稿)
由于近期我省遭遇高温天气,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2024年8月6日,大豆创新团队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资环所刘海涛副研究员和团队成员前往资阳市雁江区开展生产调研指导。
团队冒着高温走访多个生产地块。由于今年降雨充足,土壤墒情良好,高温天气并未并发出现干旱问题,因此对于作物的生长影响程度较低。同时由于光照充分,今年的春播玉米和大豆均获得丰收。
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已经收获,大豆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大豆长势整体良好。在部分地块发现了部分大豆缺素的症状,专家团队建议农户及时喷施叶面肥进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建议农户及时观察大豆的生长状况,对过旺的田块及时进行控旺处理。高温天气也会刺激虫害的发生,在大豆玉米作物上发现了蓟马、象甲等害虫,专家也指导农户进行了针对性防治。
(大豆创新团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岗位 供稿)
8月2日,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研发的“1垄4行、垄间边行加密”春大豆净作高密度垄上栽培技术,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实收测产,创下高油高产春大豆251.5公斤/亩的高产记录,该技术系南方大豆产区首创。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四川省是高蛋白大豆产区,南充农科院积极响应中央工作部署,迅速出击主动作为,引进适宜我市种植且油分含量超过22%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苏豆26”“贡春豆28”,从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采取集适期播种、缩株保密、垄边加密、化学调控、机播机收为一体的春大豆高密度垄上净作高产栽培技术,做到保花增荚、密而不倒、荚大粒重,充分挖掘出高油高产大豆增产潜力,最终分别获得251.5公斤/亩和237.8公斤/亩的高产成绩。
南充农科院开展大豆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三十余年的研发,选育出以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南豆12”“南夏豆25”为代表的系列超高蛋白耐荫大豆新品种,获省部级二等奖5项。近几年根据产业需求提前谋划,着力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培育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发;致力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竭力推动成果转化,积极创新创业,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南充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