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7月2日,由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西甜瓜品种改良岗位联合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共同举办的甜瓜新品种(组合)现场观摩品鉴会在简阳市养马街道石洞村甜瓜示范基地成功举办。省农科院李跃建研究员、院园艺所房超研究员、刘小俊研究员、龚方仪博士,以及来自种子公司、种植户等代表20余人参与此次会议。
活动现场,参会人员对近30个甜瓜新品种(组合)从果型、网纹、果皮颜色到果肉质地、糖度、香气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25F35、25F130、25F113及川蜜脆玉等品种(组合)因糖度高、风味突出获得一致好评。品鉴结束后,与会人员深入大棚实地考察了优质品种(组合)的植株长势、抗病性及坐果情况,为后续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房超研究员介绍,本次展示的品种(组合)经过多年本地化适应性筛选与培育,已能很好适应四川特殊的生态环境。通过早熟避雨栽培技术,可实现5月底至6月初上市,不仅避开雨季降低病害风险,还能抢在北方甜瓜大规模入川前销售,显著提高种植效益。四川志和农业等企业代表现场表示,将优异的25F35和川蜜脆玉等新品种(组合)加大推广应用。
本次活动通过"品鉴+观摩"的形式,搭建了科研单位、企业与农户的交流平台,为选育适合四川气候的高品质甜瓜品种、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特色蔬菜优质西甜瓜品种改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岗位供稿
2025年7月2日,为助力彭州瓜类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丝瓜种改良岗位岗位专家、彭州“天府粮仓”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杨斌正高级农艺师,到彭州蒙阳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针对丝瓜种植户大棚丝瓜出现畸形果和坐果不良的情况,杨斌专家指出夏季高温季节丝瓜大棚要及时接膜通风透气。对于种植户指出田间叶片有黄化现象,杨斌专家现场查看后指出是白粉病造成的老叶发黄,建议种植户及时摘除并喷施防治白粉病的药剂。同时建议丝瓜采摘后适当追肥,确保营养供给充足,以保障下一茬丝瓜的产量并减少畸形果的发生。
种植户对杨斌专家的现场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今后专家团队能多到基地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特色蔬菜丝瓜种改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岗位供稿
2025年7月1日至2日,特色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郑阳霞教授、李梦瑶副教授携研究生一行到宜宾市开展蔬菜产业调研并作技术指导。
专家一行先后走访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长兴镇、翠屏区菜坝镇等重点蔬菜基地,围绕芹菜等蔬菜产业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宜宾是川南早春蔬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蔬菜产业是全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专家向种植户详细询问蔬菜种植情况。早春以果菜类蔬菜为主,秋冬季主要种植芹菜、大葱、小葱、花菜等喜冷凉气候条件的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宜宾市种植芹菜以白芹为主,本地销售。生产时节集中于秋冬季节种植,春芹及越夏种植面积较少。
专家团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茬口科学安排、优良品种筛选、合理轮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建议,为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专业支持。此外双方还就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和安排。本次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了高效科研团队的专业优势,为宜宾市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宜宾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特色蔬菜芹菜新品种引进与选育研究岗位供稿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泸定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丝瓜种改良岗位——岗位专家杨斌正高级农艺师,深入生产一线,围绕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和模式优化开展系统性技术帮扶。
针对泸定县丝瓜传统搭架方式用工量大、成本高等问题,团队引入优质高产丝瓜新品种,并推广以栽培网替代传统搭架的新型种植模式。实践表明,丝瓜新品种配合栽培网模式有效降低了人工投入,提升了产量和商品价值。
通过此次技术服务,种植主体对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有了更深入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信心。此次科技帮扶不仅推动了泸定县蔬菜产业的技术升级,也为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蔬菜丝瓜种改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岗位供稿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