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马铃薯育种团队新都秋播
2015年9月28日,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华鹏团队前往新都,进行今年的秋播马铃薯种植。
今年雨水较多,成都地区自八月份以来一直处于降雨季节。原定8月底进行的秋播被迫推迟于16日进行了播种。但播种中再次下雨,只完成了一半工作。本次播种完成了剩余计划。但因今年因天气原因,播种延迟严重,后期产量预期不乐观。
马铃薯育种团队前往小金调查试验结果
2015年10月14日-18日,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华鹏团队前往小金收获今年小金的扩繁马铃薯,并记录该点的试验情况。
今年整体雨水偏多,小金点的马铃薯试验受影响极大。在连日的雨水和阴天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的马铃薯品种未能开花,因此今年原计划的小金马铃薯杂交试验也未能进行。同时,因为湿度大,温度低,晚疫病发作严重,部分品种、品系生产差,死亡早,产量结果较差。
马铃薯育种团队双流考察交流
2015年9月30日,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华鹏团队同机械化岗位成员胡建军前往双流,考察了当地机械化生产情况并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院地合作项目推行的可行性。
为推进我院与双流的院地合作项目——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集成技术项目,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华鹏团队同机械化岗位成员胡建军与双流县农发局农技站辜华伦站长、陈兰副站长等共同前往双流鼎立农机服务合作社现场考察并会议讨论。
双流鼎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双流唯一的一家具有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实践经验的生产户。其拥有全套的大型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喷洒农药用的无人机和器械。并该合作社在去年已进行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践,具有一定经验。
交流中,鼎立合作社也指出了目前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在双流及周边地区,因气候和周边市场原因,主要的马铃薯生产期是冬季,冬播要求生育期较短,播种密度较大,人工播种可达到7、8000株/亩。而目前所使用的生产机械,均是北方生产,播种间距较大,播种密度只能达到5、6000株/亩,导致产量较人工生产产量大为减少,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未能表现出来。因此,对机械的改造是迫在眉睫的要求。在讨论中,鼎立合作社重点提出了这方面的思考和要求,希望得到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持。
随后,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双流县农发局农技站和鼎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同考察了位于双流县黄水镇扯旗村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预定基地,在对田间土质、排水等方面考察后,认同了在该基地进行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和推广的可行性,并做了相关计划。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