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来源: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 |
继投资房地产、教育和旅游酒店业之后,重庆南方集团又转战生猪产业,在酉阳和涪陵投下巨资建起养猪场,房地产大亨孙甚林当上了猪倌。 “在未来10年内,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会。”有着重庆南方金山谷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份的孙甚林昨日称,生猪产业与多种产业都有联系,既可以向食品、毛纺等工商业、饮食业提供原料,也能带动饲料、兽药、畜牧器械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进而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拓展农民致富渠道。 波音飞机运来美国种猪 孙甚林称,近年来游历世界各地后有一大感悟是:房地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逐渐日趋饱和。如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一年的房屋成交量还不到300套。而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饮食构成中,猪肉最受欢迎,因此,生猪养殖业前景光明。 2008年1月,重庆南方金山谷农牧有限公司成立,孙甚林在酉阳和涪陵建了两个养猪场,总投资2亿元。首单生意来自美国世界动物出口公司。双方签订协议,共同出资组建中美合资种猪公司,美方负责在全美范围内组织最优质的猪源入渝。 当年10月,1226头优质纯种猪从美国乘坐波音747飞机来重庆安了家。它们出身显赫:曾祖代是全美的冠军原种猪,每头种猪身价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 首批商品猪明年6月上市 “养殖种猪是生猪产业的最大获利点,利润最低也在100%。”四川省畜牧科学院名誉院长段诚中认为,第一代原种猪繁殖后的优质种猪,可以卖到7000~8000元/头,差一点的,价格也在4000~5000元/头,其养殖成本则仅2000多元。 事实也证明,2009年年终盘点时,金山谷公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种猪销售纯利润达730万元。 据了解,金山谷商品猪的销售利润也即将开始显现。第一批商品猪将于明年6月上市,公司的年销售额预计将会翻上一番,达到1500万元。 截至今年3月,金山谷公司已建成原种猪场、祖代种猪场、父母代种猪场10个,在建种猪场12个,各代次能繁种猪发展到15000头。正在推进麻旺30万吨饲料厂、泔溪万人田种猪场、酉酬八面山猪场专用公路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4亿多元,职工总人数已增加到732人,其中农民就业的达615人。 计划年出栏肉猪100万头 孙甚林透露,将继续加大在养殖业的投入,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5年内计划投资13亿,实现年出栏100万头肉猪的目标,建设完成集良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饲料生产、生猪屠宰、肉食品深加工、科学研究所和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全力打造重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据悉,今年6月1日,金山谷公司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将正式投产,加工能力达100万头的屠宰厂,也将在明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翁杰明表示,希望在“渝商助推两翼农民增收行动”中,南方集团的生猪产业的“南方模式”能加以发扬和推广。 对此,孙甚林也定出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他本人要当全国最大的猪倌,帮助实现“两翼”地区万人万元增收计划。 零成本零风险养猪 助推两翼农民增收 位于“两翼”地区的一些贫困农民想加入养猪行业走快速致富路,但却面临没有启动资金的困境。金山谷公司破此难题的方式是帮助他们“零成本、零风险”养猪。 “零成本、零风险”养猪模式,即公司为签约农户配送仔猪、饲料、兽药。此外,为了防范疾病风险,还由公司的畜牧师定期巡回指导给猪治病。因此,签订合同后,农户不再担心猪生病,不用打猪草喂食。 据了解,按猪场50元一平方米的建造成本计算,农户只需投入1.5万元。对无力出资1.5万元的贫困户,则采取“联保贷款”的帮扶措施,只要5名以上农户联合担保的,无需抵押,由重庆农业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生猪4个月出栏后,公司则实行统一收购,保证每头生猪有合理的利润。按1.5万元的投资规模计算,农户可年养生猪300头。一年出两栏,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 此外,金山谷公司还推行“充分就业计划”,即金山谷项目所在村55岁以下的劳动力,只要符合用工条件,都可到其猪场、饲料厂、屠宰场等企业实体就业。 据测算,金山谷要实现年出栏100万头的目标,仅各代次种猪场、饲料厂、屠宰加工厂,就可安置劳动力2000人,金山谷所扶持的3000多家农户育肥猪场,还可安置劳动力4500人。(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在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大石各庄村村民高来凤家的日光温室里,绿油油的三宝小型白菜长势喜人,她奋地盘算着:“这棚菜头五一就能上市,赶着市场空挡,可以卖个好价钱。”
高来凤种植蔬菜十年,现有1个大棚,3栋日光温室,规模不算大,产值却很高,这都得益于她用“脑”种菜,用市场意识等武装自己。种植之初,她便有着比同村人更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机遇,积极加入该镇绿奥蔬菜合作社,成为最早一批成员。此后,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为合作社提供的专家一对一帮扶、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订单菜销售、种苗培育等各类资源,使自己在大棚种植的起点线上便比别人占得先机。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认真摸索,高来凤的种植理论和技术都大大提高。
掌握了比别人高明的种植技术,高来凤仍然不满足,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更赚钱。意识超前的她有着敢为人先的闯劲儿,经过实地考察、请教专家、认真规划,她专门辟出一块“试验地”,用来种植樱桃番茄。不分白昼黑夜地忙碌了整整半年,这块“试验地”喜获丰收,一棚卖了一万多元,比之前种大西红柿多赚了一倍。尝了甜头的她,又接二连三地试种了荷兰水果黄瓜、白荷兰黄瓜、三宝小型白菜等,也取得良好成效。近日,她刚刚收获一批水果苤蓝,半棚卖了将近八千元。“新品种有风险,但利润也高,只要自己肯下功夫,还是很有赚头的。”高来凤欣喜地说。多年来她常常将试种成功的新品种向村里其他种植户推荐。在她的带动下,菜农们越来越敢于种植新品种和接受新技术。
除了种植新品种,高来凤还积极关注市场、抓住空挡,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产品价值。她家大棚一年四季都没闲着,见缝插针地交替着种植当季缺少的菜品。正如高来凤所说:“同样的东西,就得琢磨着找准时机,让它买个更高的价,种菜的学问可不少呢。”
在高来凤眼里,“科技”不仅指先进的设施、发达的技术,超前的意识和行动更是赚钱的关键,自己就是要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用“脑”种菜、发家致富。正是这一“时尚”理念使她今年被评为顺义区十佳女科技带头人。如今靠着种大棚家里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可更让高来凤高兴的是,自己的尝新举动、超前意识、丰富经验也逐步带动着村里近30户菜农走上用“脑”种菜的致富之路。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