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根据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其中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重发区域主要在川东北及盆周稻瘟病常发区。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00万亩,川西、川北发生较重。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900万亩。二代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发生面积1500万亩次。稻飞虱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1、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依据:一是前期发病区域广。目前全省已有20个市(州)、89个县(区)发生稻瘟病,发病面积45.9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56.67万亩。发病区域涉及除阿坝州外的全省所有地市,重发区域主要为川东北、川西南的南充、巴中、达州、乐山、广元等市,发病面积占当前发生面积的70%以上。二是随着6月中下旬出现的多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叶瘟蔓延速度有所加快。7月6日全省稻瘟病发病面积45.9万亩,比30天前增加了35.69万亩。截止6月28日,南充全市稻瘟病累计发生5.96万亩,化苗面积78亩。其中蓬安13个乡镇发生叶瘟,发病面积与危害程度重于常年,平均病株率12.6-95%,平均病叶率5.6-42.5%,病级 2-3级。截止6月27日,犍为全县30个乡镇均已发生稻瘟病,累计发生面积5.7万亩,6月18-24日调查重发品种协优027、黔优88、川香优907典型田块,中心病团病叶率69-90%,病指41.64-56.71,急斑率10.3-57.2%,已出现全田化苗现象。三是多质源品种布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整体抗性,但大面积生产上水稻主栽品种中感病品种所占比例仍然很高,目前部分品种发病严重,如黔优88、川香优907、D优6511、D优527、K优21、协优027、特新6号、岗优881、岗优725、Ⅱ优838、Ⅱ优802等。四是7月中旬至8月上旬盆地区将有多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降水偏多,湿度偏大,对穗瘟发生十分有利。
2、水稻二代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发生面积1500万亩次。依据:一是今年一代螟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51.58万亩,比去年增加42.18万亩。二是由于今年一代发生期较常年有所推迟,高峰推迟拉长,部分地方防治效果不理想,一代亩残虫量高于去年同期。据6月下旬峨眉、江油、宜宾、仪陇等14个站点调查,一代螟虫加权平均亩残虫为439.72头,防治田亩残虫278.59头,未防治田枯心率10.12%,未防治田亩残虫2142.39头,分别比去年同期高34.98头、33.94头、0.57个百分点和297.92头。同时川西北部分地方三化螟上升明显,应高度重视。三是气象预报盛夏期间我省大部地区天气以高温高湿为主,盆地内有多次明显降水过程,对螟虫产卵、孵化有一定影响。
3、稻飞虱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特别要高度重视后期褐飞虱的迁入,严防当代迁入当代成灾。依据:一是前期见虫早但灯诱虫量偏低。目前全省已发生34.2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7.82万亩。叙永截止6月15日,白背飞虱累计诱虫144头,比2010年多41.18%,比历年均值少65.47%,比大发生年均值少76.77%。古蔺7月4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1909.3头,比特大发生的2009年少2316.9头,低54.8%,达标田块率低19.6%。二是田间虫口密度低。兴文6月9日调查,稻飞虱田间虫量平均667.11头/百丛,比2010年同期的1015.72头/百丛减少348.61头,比大发生的2009年同期2633.33头/百丛减少1966.22头。叙永6月15日调查,稻飞虱有虫田块率39.18%,主要集中在半山区。最高虫量5410头/百丛,低于大发生的2007年和2009年同期(2007年8240头/百丛,2009年47040头/百丛)。古蔺6月20日调查,百丛虫量平均892.8头,比去年同期低18.8%,比大发生的2007、2009年同期少3.17倍和15.28倍。三是气象预报盛夏期间盆地内有多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洪涝强度接近常年,利于稻飞虱的迁入为害。
4、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万亩次,晚熟迟栽稻田和再生稻区要重点监控。依据:一是截止7月6日稻纵卷叶螟已累计发生10.5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33万亩,主要集中在川东南片区。二是目前田间百丛虫量、卷叶率高于去年同期。叙永6月27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卷叶率为358头、0.33%,去年同期为0。威远6月30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卷叶率为4头、0.04%,去年同期为0。达县6月24日始见迁入蛾,比去年迟17天,加权亩平蛾量19.5头。7月5日河市调查,平均百丛新卷虫苞19.8个,最少6个,最多新卷叶虫苞30个。古蔺7月4日调查,稻纵卷叶螟灯下未见虫,田间平均卷叶率为1.2%,达标田面积0.6万亩,亩虫量平均3000头。三是7-8月天气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为害。
5、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00万亩,川西、川北发生较重。依据:一是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曲病抗性不强。二是盛夏期间的多湿天气,特别是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多次降雨过程十分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
6、水稻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900万亩。依据:纹枯病是我省水稻上的常发病害,近年发生面积始终维持在1000万亩左右,田间累积菌源多。近年我省旱育秧移栽面积都稳定在1500万亩左右,旱育秧抛秧分蘖力强,长势旺,田间郁蔽度大,密度增加湿度增大,加之7-8月的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来源:四川农业信息网
各市(州)农业(农牧)局,成都市农委:
近期我省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有利于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特别是稻飞虱在我省川西北局部随着暴雨多批次迁入,呈现出发生面积上升快、偶发区出现稻飞虱危害和常发区局部危害重的特点。据监测,截至7月27日,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发生2838.6万亩次,比7月14日增加620.8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发生164.6万亩,比7月14日增加3.4倍;稻瘟病发生143.6万亩,比7月14日增加22.7万亩。目前正值穗期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加之今年生育期推迟,穗期病虫防控时间拉长,雨后病虫不确定因素增加,防控压力较大。为切实抓好水稻穗期病虫的防控工作,将病虫的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水稻生产安全,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层层落实防控责任,抓好以穗颈瘟、稻曲病、稻飞虱和二代螟虫为主的水稻穗期病虫防控。川西北等波及区、偶发区要切实加大稻飞虱普查宣传和防控力度。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从速落实防控所需资金以及农药、器械等防灾物资,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要实行分片包干,强化对重点发生区域的工作督导,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错失防治时机;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病虫暴发成灾;绝不能因为监管指导不到位,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切实开展监测预警
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工作,完善系统内、部门间和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和灾情通报制度,全面掌握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预报信息。要充分发挥乡镇农技人员的作用,继续入户下田,在灯诱和田间普查的基础上,实行两查两定,达标防治,特别是稻飞虱偶发区和波及区不能只看灯下虫量,必须下田拍查,及时掌握迁入危害的区域和程度,发出防治警报。
三、切实搞好宣传培训
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宣传,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使病虫防控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群众的积极响应;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教会农民识别穗期病虫田间症状,指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适时开展防治。切实做到认识问题的解决要到村到户,防治技术的培训要到村到户,防治工作的指导要到村到户,防治所需资金物资的解决要到村到户。
四、切实推进统防统治
各地要结合高产创建,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示范片,通过以片带面,促进大面积病虫防治。水稻病虫防治示范片的损失率必须控制在2%以下。要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骨干作用,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专群结合,抢晴施药,打好保穗战役。特别是洪灾发生的地区劳力紧缺,更要强化统防统治,帮助受灾群众虫口夺粮,防病保粮,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四川省农业厅
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