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ichuan innovation team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2022年10月27日,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减量控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岗位团队专家帅正彬研究员等一行到金堂县竹篙镇小芳家庭农场青花菜种植基地开展了应急指导。
该基地青花菜种植面积共300余亩,第一批苗子于9月份定植,大约100亩左右,目前正值开花前期,但是因10月中旬突遇高达30度的反常天气,大量植株出现茎表皮龟裂和茎秆内部腐烂的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后期青花菜的产量和品质,本岗位专家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分析原因,并赶往现场做应急指导。
本岗位专家在实地调查了解基地发病情况后,初步分析是前期反常高温影响了青花菜植株钙、硼元素的吸收,导致发生茎表皮龟裂的现象,同时因近期的阴雨天气,又促进了龟裂植株的病害感染,导致茎秆内部腐烂。专家组立即指导基地及时补充钙、硼中微量元素肥料,并做好田间常见菌核病的防治工作。并提醒该种植基地,今后在种植青花菜时要提前做好土壤消毒处理工作,及时掌握天气信息,对坡地相对贫瘠地块要施足底肥,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更要及时补充水、肥,并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
经过本岗位专家的指导,基地种植户表示受益匪浅,并希望在今后的蔬菜种植过程中能得到专家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蔬菜创新团队“减量控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岗位 供稿
2022年10月期间,蒲晓斌研究员受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邀请,对我省一系列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进行了评审。这些农业地方标准涉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等,包括柠檬、金钗石斛、青花椒、有机高粱、杂柑、葡萄、玫瑰、龙眼等多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种植技术、加工技术规程(标准)。标准(规程)的编制单位包括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地方农业农村局、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协会、种植团体、农业企业等。
(首席兼适应机械化生产材料创制及品种选育岗位 蒲晓斌)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出现,各类基因改良的细菌菌株逐步开始发展与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毒性和免疫原性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另一方面其能够传递治疗基因、蛋白质等相关药物至病灶部位,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此外,由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表面修饰型细菌也可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应对复杂多样的疾病,如癌症、炎症和代谢紊乱等。除了直接使用活细菌作为治疗剂以外,细菌的衍生物如细菌菌蜕、细菌膜囊泡和细菌分泌产物等,最近也成为抗菌或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近期,兽药创新团队专家、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孙逊教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尽尧教授,在药剂学领域的权威综述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IF = 17.873)牵头组织了一期专刊“Advances in Bacteria-based Therapy for Drug Delivery”,并诚邀海内外多位知名教授为本期专刊撰写了高质量综述。本专题系统性地回顾及讨论了基于细菌的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原则、治疗策略和其多方面的应用,旨在向读者介绍细菌作为一种治疗性药物的优势与挑战、转化潜力和技术改良方向。这十篇侧重各有不同的综述论文,将为基于细菌的治疗策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推动该交叉领域的协作与共进贡献力量。
专刊信息:
SI: Advances in Bacteria-based Therapy for Drug Deliver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special-issue/10SHTCCSP2V
宠物药物研究岗位
岗位专家冯焱到都江堰金胜社区示范基地调查和指导
10月20日下午,岗位专家冯焱和团队成员桑有顺、陈涛、淳俊到都江堰市天马镇金胜社区试验示范基地调查秋马铃薯生长情况和技术指导。基地选用猕猴桃套种秋马铃薯生产模式和秋马铃薯稻草免耕覆盖技术,马铃薯品种为兴佳2号和蓉紫芋5号。由于是在大棚内部进行种植,光照条件有限,马铃薯出苗率低,部分种薯才刚刚出苗。专家团队建议做好田间管理,提高出苗率,作好晚疫病防治工作。该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果园里的有限空地,促进了粮食、经作产业体质增效。
COPYRIGHT©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Add: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附101号 蜀ICP备:20110305号 E-mail:scnycxtd@163.com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或者IE 11以上浏览器